保利協鑫(HK.3800)旗下的江蘇中能,于2008年赴美上市未遂一事,在保利協鑫執行總裁江游看來,仿佛是“柳暗花明”。
一年多以后,江蘇中能的多晶硅料從3000噸產能,迅速擴張至1.8萬噸,超過了賽維LDK(NYSE:LDK),成為多晶硅領域全球第三的企業,并且,在硅片領域也提出了2GW目標,直逼亞洲規模最大企業——賽維LDK的核心業務。
在短時間內,一家發電公司何以迅速崛起于光伏領域?
在公共資料里,保利協鑫董事長朱共山顯得低調而神秘,媒體稱之為“民間電王”,他是2009年的能源首富,旗下有20家電廠。
2010年,他計劃在光伏領域,資本開支近百億人民幣。
沖刺
2010年,保利協鑫計劃在硅料、硅片業務的資本支出約7億美元,在光伏電站的支出約5億美元,在其他方面投資約10多億人民幣,加在一起將近百億。
保利協鑫執行總裁江游稱,在短時間內,公司要在太陽能產業領域做到全球第三,具體實施方案是,“抓兩頭,幫中間”。也就是說,在新的一年里,保利協鑫將發力硅料、硅片,以及下游光伏電站領域,并且協同中游客戶做好整個產業鏈的良性發展。“這樣的好處在于,控制了上游的成本,保障下游發展,而下游的增長也可拉動上游的需求。”江游說,同時,又能和中游的客戶緊密結合在一起,彼此互為客戶。
據本報了解,在保利協鑫的太陽能電站規劃中,5億美元為初始資金,投資太陽能電廠的規模約在500-600MW,保利協鑫希望平均收益率達10%-15%。
與賽維LDK先做硅片,繼而做硅料不同的是,江蘇中能是先做硅料,再做硅片。盡管在接受本報采訪時,保利協鑫非常低調,并不愿與賽維做比較,但從其經營的業務上可以看出兩家公司的較量。
2009年底,江蘇中能達到1.8萬噸的多晶硅料產能,在今年底,則計劃實現2.1萬噸。這個數據,超過賽維LDK在今年年中達1.5萬噸的計劃。
在賽維LDK核心業務硅片領域,保利協鑫也奮起直追,計劃實現2GW產能,在今年年中先實現1GW,賽維去年硅片產能為1.7GW。
另外,在太陽能電站領域,賽維LDK董事長彭小峰旗下的百世德聯合另兩家公司,在去年拿下了國內首個光伏電站——敦煌10兆瓦項目,同年10月底,保利協鑫投資4.2億元,在江蘇徐州建設總規模為20MW光伏電站,這是目前國內最大的光伏電站。
當年,業內將賽維視為一匹黑馬,稱其為“LDK速度”。如今,保利協鑫呈現在公眾面前的是——欲在12個月內將硅片產能提升至1GW,這是賽維3年完成的目標。
對此,保利協鑫向本報解釋,“區別在于,我們有超過20年自建電廠的管理經驗,建設團隊會有效監督硅片工程的建設,在這之前,我們花了一年多時間進行硅片團隊打造和商業計劃籌備,并且已在客戶工廠進行測試,所以說硅片不是新領域。”
1月11日,保利協鑫以8.54億元人民幣收購高佳太陽能70.19%股權,高佳太陽能目前硅片生產能力達300兆瓦,交易全部以現金支付達成。
拓?產業研究中心分析師鄧亮告訴本報,保利協鑫以并購和自建擴大產能規模,體現了其融資渠道暢通,但并購可以迅速使產能壯大,同時也要警惕并購后的風險。
保利協鑫的擴產并非一帆風順,在硅料剛開始提升一、二期的時候,由于蒸汽質量的問題,影響了多晶硅的質量,業內甚至稱,“協鑫的硅料必須和Hemlock或Wacker的料混合使用才能達到良好效果。”近日,公司公告,“這個問題目前已經解決了”,臺灣的旺能光伏到公司做產品質量測試,轉換率達17.69%。
轉戰香港
保利協鑫董事長朱共山在2009年可謂是風云人物。2009年6月,其以263億港元收購江蘇中能硅業的全部股權,當時的這項收購,是以2億美元現金、抵押票據3.5億美元和發100億新股三種方式支付,創下了香港聯交所2009年增發新紀錄。
在此之后,公司又配售13億新股,以贖回抵押票據。
這場被當時媒體稱為“豪賭”的交易,被全國工商聯并購公會列入“十大并購事件”中。在2009年末的胡潤能源富豪榜上,朱共山更是憑借此項并購,位列榜首,個人財富超過施正榮、彭小峰。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