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屋頂建
太陽能光伏發電站,不僅綠色環保,而且用電免費,并入國家電網還能賺錢。近兩年來,陜西省寶雞市眉縣、千陽、陳倉區等地的一些農民自建了屋頂分布式光伏發電站。
截至目前,寶雞市已并網發電屋頂分布式光伏項目總裝機容量為1459千瓦。
自己發電自己用
綠色環保還賺錢
春節期間,在外地工作的寶雞人張小軍開著車回到家鄉,幾乎把各個縣區轉了個遍。新農村翻天覆地的變化讓他驚嘆不已,一些農民房頂上架的太陽能光伏板讓他印象深刻。“我知道南方許多地方都在用這種
新能源設施,沒想到咱們西部農村也有了!”張小軍所看到的,其實就是寶雞市正在推廣的“屋頂發電”項目——在閑置屋頂、院子架設太陽能光伏板,自己發電自己用。
眉縣常興鎮白家村農民白煒,在自家院子里架了兩組太陽能光伏板,一組容量為兩千瓦的給自家用,一組容量為 12千瓦的并網賣給電力部門。對他來說,既實現了清潔能源的利用,又帶來了經濟效益。目前,白煒的 12千瓦光伏發電站是寶雞市規模最大的個人光伏發電站,并網半年來實現經濟收入4000多元。
白煒算了一筆賬:前期建設,國家有一瓦一元的建設補貼。建好后,自家用電再也不用繳電費了,一年大概能省 500元電費;并網賣給電力部門的電價為一度 0.8元, 12千瓦的光伏發電站一年大概能發電12000度,賣電收入大約為 9600元。“有了這個家庭發電站,我們不僅白用電,國家還給發補貼,而且賣電還能賺錢,一舉多得,做啥生意能像這樣多方面受益啊?雖然前期投資比較大,但肯定比把錢存銀行劃算。”白煒說,現在經常有人來他家參觀,向他“取經”建電站。
農民在自家屋頂建太陽能光伏發電站,這在全國已經不是什么稀罕事。2012年 11月 14日,浙江省富陽市(現杭州市富陽區)市郊 17戶村民家樓頂上安裝的光伏發電陶瓷瓦開始并網試運行,標志著“中國首例成片農村民居屋頂分布光伏并網發電系統”示范工程投入試運行。隨后,國內很多地方都開始實施農民屋頂光伏發電。
陜西長嶺光伏電氣有限公司是寶雞市最早使用屋頂光伏發電的企業。2012年,公司自籌資金 2100多萬元在廠區屋頂建設了 1兆瓦容量的光伏設施,年平均發電量為 120.5420萬度,壽命周期內可發電 2410.84萬度。據測算,與相同發電量的火力發電廠相比,可以節約標準煤10302.5噸,同時減少了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物質的排放量,此外還可以節約大量水資源。目前,項目運行良好,年發電量符合預期。
光伏發電獲支持
各級補貼力度大
“其實,咱們所說的屋頂發電,就是分布式光伏發電。”寶雞市發改委能源科科長李金剛說。所謂分布式光伏發電,是指采用光伏組件,將太陽能直接轉換為電能的分布式發電系統。一般裝機規模較小,發電系統布置在用戶附近。
2013年,《國務院關于促進光伏產業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出臺,拉開了全國光伏產業發展的序幕。《意見》明確規定,大力開拓分布式光伏發電市場。鼓勵各類電力用戶按照“自發自用,余量上網,電網調節”的方式建設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優先支持在用電價格較高的工商業企業、工業園區建設規模化的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支持在學校、醫院、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居民社區建筑和構筑物等推廣小型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
同年,國家能源局發布了《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管理暫行辦法》,明確了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的建設條件、電網接入和運行、計量與結算、產業信息監測及違規責任等。
2014年,陜西省《關于示范推進分布式光伏發電的實施意見》出臺,標志著陜西省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正式啟動。《意見》提出,“通過示范推進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建設,帶動陜西省光伏發電應用加快發展”,并明確示范重點為“屋頂發電、光伏照明、建筑一體化、農村光伏發電”這4個方面,同時出臺了補貼政策,即“在落實好國家現有電價補助政策的基礎上,省級財政資金按照 1元 /瓦標準,給予一次性投資補助”。
在國家政策的推動下,寶雞市的“屋頂發電”項目開始實施。目前,眉縣、千陽、陳倉區等縣區一些農民自建了屋頂分布式光伏發電站。截至目前,全市已并網發電屋頂分布式光伏項目總裝機容量為 1459千瓦。
除了個人建設, 2015年,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對太白縣進行“光伏扶貧”。公司投入扶持資金 80萬元,為 56戶特困“三無戶”每戶建設了 1座 3千瓦分布式光伏發電站,目前已全部建成投用,每年每戶穩定增收3000元。在這一項目帶動下,太白縣成功爭取到陜西省光伏扶貧試點縣資金 200萬元,繼續實施光伏扶貧試點 85戶。太白縣光伏扶貧項目的成功經驗,受到省扶貧辦的充分肯定。
前景廣闊“錢景”好
發展還需再給力
據了解,光伏產業作為“新能源”項目,已被列為“十三五”發展的重點。由此可以看出,“屋頂發電”大有前景,寶雞市作為光伏資源可利用區,農村和廠礦企業,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閑置屋頂來實施“屋頂發電”項目。
因為看到光伏產業的美好前景,一些從事傳統行業的人也開始轉型發展太陽能產業。白大鵬就是其中一位。在機械加工行業摸爬滾打了近 10年的他,去年一頭扎進了光伏產業。“雖然現在公司還在虧損,但是我非常看好企業前景。”他說。
寶雞市供電局相關負責人說,現在到他們那兒咨詢建家庭電站的人很多,能看出來大家的熱情很高。不過,雖然想建的人比較多,但都覺得前期投資太大。
其實,這筆賬可以這樣算。例如建一個 5千瓦容量的家庭光伏發電站,按照 1瓦 7元的成本算,前期需要投入 35000元。1千瓦大概每年發電1000度, 5千瓦一年就是 5000度電。一個農村家庭每年的用電量在 1000度左右,剩余的 4000度可以并網賣給電力部門。按照一度電 0.8元計算, 4000度電可以有 3200元的收益。
不到 11年,農民就可以收回成本,這還不算前期建設上國家的補貼。一般光伏組件的使用壽命在 25年~30年,減去 11年,剩下每年獲得的都是純收入,而且自用的1000度電還不用繳納電費,這樣每年大概能省 500元。另外,光伏發電還有一個優點,就是后期維護的技術要求很低。所以,有些地方還把它作為農村養老項目來推廣。
最近,金臺區中山西路街道辦事處勝利村村主任方會平就等著地解凍后,給自家裝光伏板。他打算通過自己的帶動,讓全村都發展光伏產業,以此來減少村民的電費投入,增加村民收入。
方會平說:“前年從電視上知道了光伏發電,但具體咋回事沒搞明白。去年,有個公司來我們村推廣。我們也自費去杭州考察過,看到那邊有一個村子整村都在用光伏發電,對我們的觸動很大。南方人還是觀念先進,接受新事物快,人家都開始受益了,我們才準備發展。”
據了解,勝利村全村 400多戶,有 300多戶在經營農家樂。夏天農家樂高峰時期,每家每月的電費基本都在 1000元左右。方會平說,如果用上光伏發電,每戶僅電費一年就能省將近一萬元,剩余的電每個月還能賣幾百元。最重要的是光伏發電非常環保,對新農村建設大有益處。
據悉,對于大家關心的補貼政策落實的事情,寶雞市發改委正在做全面的調研與統計,對符合政策規定的用戶,將盡快落實相關補貼。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