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有一種叫作“彩票贏家詛咒”現象的說法,也就是那些突然因中頭彩而暴富的人中獎后的日子并不幸福。若果真如此,那么這話算是在美國核廢料場地薩凡納河區(Savannah River)應驗了。
2009年初,該核廢料場地獲得了16億美元的“意外之財”,堪稱是美國政府經濟刺激計劃中最大的一筆資金。(1美元約合6.83元人民幣)這筆資金主要用于加快薩凡納河區核廢料的清理工作。本來巨額資金解決核廢料問題是件好事,但由于政府方面要求資金“盡快、高效”地得到利用,今年夏天以來,該地區核廢料清理問題一直爭端不斷。
“有得必有失”
“爭端”的核心問題在于,美國聯邦政府或當地政府能否改進核廢料清理工作。美國能源部甚至對政府刺激資金在該地區利用情況展開了調查。薩凡納河區是美國最大的核廢料處理區,其清理工作的監管和運轉也是問題的癥結。
一部分支持美國核廢料清理工作的人擔心,資金使用的爭端會不利于該地區清理工作日后再次獲得融資。清理工作復雜繁重,需要幾十年的時間,花費高達2600億美元。
美國能源部環境管理項目首屆總監里奧·達菲(Leo Duffy)認為:“資金利用引發了信用度的問題。”而事實上,這些爭端還反映出,美國經濟刺激計劃嚴格的時間限制迫使政府官員和清理承包商都面臨巨大壓力。如果華盛頓方面加大對資金的監管,廢料清理工作執行官員會認為聯邦政府過多干涉了他們的工作。
薩瓦納河區核基地歷史久遠,為美國軍火生產提供了40%的钚原料。美政府斥巨資計劃縮小該地區的核污染范圍40%,從而為該區用作新用途,比如建設能源園區打好基礎。
爭端緣起
今年夏天,美能源部對薩瓦納河區使用刺激資金的方案提出警告和質疑,將其中一部分資金從一家承包商轉到另一家,并加強了監管。當時就有地方負責清理工作官員對于此表示不滿。接下來能源部又展開大范圍調查。能源部環境管理處秘書長助理伊內斯·特里艾(Inés R. Triay)表示,政府已經和薩瓦納河區清理承包商采取行動,確保項目走上正軌,從而在2011年底實現既定目標。特里艾說:“每當聯邦政府方面加強(對刺激資金使用的)監管,就會造成聯邦與地方官員之間關系緊張。”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