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前,太湖藍藻暴發事件導致了江蘇省無錫市的飲用水危機,同時也掀起了治理太湖、保護水源、重建生態家園的全民行動。沿湖各級政府清醒地認識到,問題出在水里,根子卻在岸上,因此控源截污成為太湖治理的重中之重。
經過兩年努力,太湖治理已取得初步成效,水質呈現4個“有所改善”。據悉,截至目前,太湖5個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藻類密度范圍在40萬~660萬個/升,藻類密度低于歷史同期。
扶大關小 調輕結構
江蘇省在太湖控源截污攻堅戰中,把“扶大關小、調輕結構”作為第一個戰役來打。
2007年8月,無錫市全面啟動了關閉“五小”和“三高兩低”企業的專項行動。不到兩年,全市已關閉“五小”、“三高兩低”企業1412家。這些企業關閉后,不僅沒有影響無錫市經濟運行狀況,反而使經濟運行質量進一步提高,兩年來,無錫市的GDP增長仍達到了15%以上。
據統計,兩年間,江蘇沿太湖流域共關閉和取締“三高兩低”企業2870余家,每年削減化學需氧量排放量達兩萬余噸。
在關閉了大批“三高兩低”企業后,江蘇省利用騰出的寶貴空間發展“輕”工業、“綠”工業,為精密機械、電子信息等行業的大發展創造了良好條件,沿湖經濟運行質量走上了更高的平臺。
提標改造 六大行業
江蘇省對沿湖的紡織染整、化工、造紙、鋼鐵、電鍍、食品六大重點行業率先實施提標改造和深度處理工程。對960余家重點企業執行了更加嚴格的排放標準,從源頭上進一步壓減了排污總量。
同時,為確保提標升級改造工程順利推進,江蘇省全面加大對提標升級工程的投入,并支持工商資本、民間資本、外來資本采用并購、項目融資等形式,推進廢水提標治理設施建設和運營的多元化、社會化和市場化。此外,各級環保部門會同財政部門,通過“以獎代補”方式,支持提標升級工程建設;江蘇省從20億元太湖水污染防治專項資金中,劃出1.5億元專項支持提標升級工程;江蘇省環保廳也將從省級污染防治資金中劃出部分資金支持提標升級工程;太湖地區各縣(市、區)從新增財力中劃出10~20%,專項用于水污染治理,為如期完成提標升級改造奠定堅實基礎。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