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科技人員攻關,武漢石化脈沖電脫鹽新技術日前獲得成功,目前裝置原油脫鹽情況日趨好轉,原油性質穩定。經新裝置處理原油合格率達到91.95%,大于集團公司合格率90%的要求;原油含水0.1%,達到國家總排水質標準。
近年來,國家環保標準和集團公司要求不斷提高,原有電脫鹽裝置難以滿足生產需要。新建脈沖電脫鹽裝置,實現原油含鹽含水達標,成為武漢石化的重大攻關項目。
與其他電脫鹽技術相比,脈沖電脫鹽具有減少破乳劑使用量、節約運行電耗、降低排水含油、增強裝置運行穩定性等特點。然而,近年來原油性質發生較大變化,其高酸高硫比重增大,對裝置腐蝕嚴重,生產波動頻繁,稍有不慎可能引起裝置催化劑中毒。
為攻克新技術的配套難題,去年7月,武漢石化組織技術人員攻關。他們對脈沖電脫鹽裝置進行技術改造,運用原油預處理技術,在原油罐區加破乳劑,優化注入點,增加回水線的改造,延長裝置切水;利用兩個老電脫鹽裝置進行兩級切水沉降,以保證外排水質達標。在工藝控制上,實行罐區切水,裝置原油分類儲存,盡量延長罐區儲存時間,使原油性質相對穩定;并杜絕污油進電脫鹽裝置,影響原油破乳脫水效果。與此同時,他們優化裝置操作,將原油脫鹽溫度由110攝氏度提高到130攝氏度,并根據原油性質、處理量和電場變化,及時調整優化電脫鹽操作。
目前,武漢石化脈沖電脫鹽運行趨向穩定,裝置經優化工藝操作,脈沖電脫鹽合格率達標,裝置外排切水帶油情況明顯改善。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