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綜合整治,不用重典不行。就是要用重罰去觸痛一些人的神經,讓他們再也不敢亂丟、亂扔。”在今天下午舉行的海口市環境綜合整治“五大工程”推進座談會上,海口市市長徐唐先態度堅決地如是表示。
環境教育須從娃娃抓起
座談中,有人指出,目前的宣傳教育氛圍仍然不夠,城市管理執法工作需要媒體更強的輿論支持。環境衛生問題說到底還是人的問題,要提高市民素質,就需要從娃娃抓起,從學校抓起,從家庭抓起。
有人認為,需要切實加大宣傳教育力度,進社區、進學校、進部隊,要讓市民充分認識整治意義、計劃與目標等內容,讓更多市民清楚自己應該做什么、怎么去做。
環衛設施欠賬亟待償還
有人說到,因為環衛設施缺乏,在城市管理中經常出現執法人員與市民發生爭執的問題。比如,一些司機戶外小解,執法人員查處時司機反問:附近沒有廁所,叫我上哪去,難道活人還要被尿憋死嗎?
就這一問題,有人提出,沒有軟件保障的硬件是不會長久的,但如果硬件沒搞好,軟件再好,環衛管理也上不去。
大家普遍認為,海口的環衛設施欠賬太多,必須加大投入予以解決。
以人為本疏導結合
在海口的大街小巷,小攤小販、夜宵排檔等數不勝數,光靠堵是堵不住的。這是與會者的共識。
有人說到,在廣西南寧,原來擦皮鞋的人滿街亂竄,也不雅觀。但這是市場的需求,市民有需要。后來,經有關部門統一地點、凳子、服裝、太陽傘等進行經營,整齊劃一的擦鞋攤也成了當地一道風景線。
這就給我們一個啟示――在城市環境整治中,要以人為本,講求疏導結合。從便民利民的角度出發,就近多建設一些便民點,在不影響市民生活的同時還可兼顧經營者的生計。只要規范管理,嚴加管理,比如對小商販進行劃定位置、進行編號、規定時間經營,同時做好環衛管理,也可達到整齊不影響市容的效果。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