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環保產業的發展和公眾對環境關注程度的不斷提升,環境問題的復雜性日益凸顯,僅靠傳統手段與措施已經不能滿足當前環境治理的需求,這也促進了環保企業的轉型發展。在這一過程中,環保企業也逐漸出現分化,有企業由單一“裝備制造商”向“環境綜合服務商”轉型。
筆者對環境服務業上市公司進行梳理發現,5家環保上市企業市值較高,負債率處于安全范圍,流通股占股比例較大。在盈利能力上,環境服務上市公司的凈利潤率普遍較高,成長能力良好。
5家環境服務業上市公司凈利潤率情況(%)
5家上市環境服務企業近3年營業收入變化(億元)
流通股占股比例較大
市值普遍較大,流通股占比較高,資產負債率在15%~60%不等,相對安全
相對于其他細分行業,環境服務行業上市公司數量較少,僅有5家,占比5.38%。其中主板一家,為瀚藍環境;中小板兩家,為雪迪龍)和理工環科;創業板兩家,為三聚環保和先河環保。
就地域分布而言,5家企業分布于北京、河北、浙江和廣東。就總市值而言,5家環境服務業上市企業的總市值均在50億元以上,其中三聚環保的總市值最高,達327.76億元。
就流通股占總股本比例而言,環境服務行業上市公司平均流通比例為65.55%,5家企業中,雪迪龍(47.16%)和理工環科(39.26%)的流通股占總股本比例低于行業平均水平,其余3家公司流通比例均在70%以上,流通股占比較高。
流通股占總股本的比例越大,股價越能反映公司的真實價值。流通股的比例越小,說明大、小非持股越多,股價越難以反映公司真實價值。
就總資產和所有者權益而言,瀚藍環境和三聚環保的總資產較高,均在100億元以上,二者資產負債率在40%~60%;而先河環保和雪迪龍總資產規模較小,均不足20億元,資產負債率也較低,均不到15%。
資產負債率反映的是債權人所提供的資本占全部資本的比例,是評價公司負債水平的綜合指標,也反映了債權人發放貸款的安全程度。一般認為,資產負債率的適宜水平是40%~60%。這幾家環境服務類上市企業負債比較安全。這主要由于企業工程類項目占用資金較少,對外借款不多,因此負債率不高。
凈利潤率普遍較高
除了理工環科2014年營業收入出現短暫降低外,其余4家企業2013~2015年營業收入均處于持續增長狀態,成長能力較好
在盈利能力上,環境服務上市公司的凈利潤率普遍較高,2015年行業平均凈利潤率高達18.41%,同期環保行業上市公司平均凈利率約13.44%,A股整體非金融類上市公司平均凈利率約5.44%。其中,雪迪龍和理工環科的凈利率較高,分別為26.21%和23.66%。
就凈資產收益率而言,2015年環境服務行業上市公司平均凈資產收益率達10.69%,高于環保行業上市公司7.93%的平均水平。其中,三聚環保和雪迪龍凈資產收益率較高,分別為17.47%和16.71%,理工環科的凈資產收益率最低,僅為3.77%。
在成長能力方面,除了理工環科2014年營業收入出現短暫降低外,其余4家企業2013~2015年營業收入均處于持續增長狀態,成長能力較好。
從營業收入復合增長率來看,環境服務行業上市公司平均營業收入復合增長率為45.05%,高于環保行業上市公司18.42%的平均水平。其中,三聚環保近3年營業收入復合增長率最高,達91.71%,理工環科最低,為9.70%。
環境服務行業上市公司平均總資產增長率較高,為60.28%,其中,理工環科最高,達147.10%,雪迪龍和瀚藍環境最低,分別為11.72%和12.56%。
在資本市場表現方面,環境服務行業上市公司平均市盈率為60.74,略低于環保行業上市公司64.08的平均市盈率,在各細分行業中亦處于中下水平,其中理工環科市盈率最高,達95.20。
作者系和君集團合伙人
案例
三聚環保從賣產品到能源
凈化綜合服務商
在夯實傳統劑種研發、生產和銷售業務的基礎上,緊追市場趨勢,向能源凈化綜合服務商轉型的策略,是企業本身得到快速發展的關鍵
本報訊 三聚環保在今年的環保上市公司中表現亮眼。據統計,其市值已經排名國內環保企業第二,僅次于碧水源。
三聚環保即北京三聚環保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7年6月,2010年4月27日在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掛牌上市。企業成立近20年來,經歷了由傳統催化劑、凈化劑生產銷售企業向能源凈化綜合服務商的轉型。
2012年以前,三聚環保主要營業收入來源于脫硫凈化劑、脫硫催化劑及其他凈化、催化劑種的研發、生產、銷售。2012年來,公司開始向能源凈化綜合服務商轉型,在推動各個應用領域能源凈化產品(劑種)銷售的同時,根據不同行業脫硫凈化差異化需求的特點,為客戶提供脫硫成套設備及脫硫服務,開始戰略轉型。
2011~2015年,三聚環保的營業收入從6.01億元增至56.98億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從0.94億元上升至8.15億元,增速可觀。
可以說,三聚環保在夯實傳統劑種研發、生產和銷售業務的基礎上,緊追市場趨勢,向能源凈化綜合服務商轉型的策略,是企業本身得到快速發展的關鍵。
伴隨著公司的轉型升級,三聚環保的研發投入也大幅增加,2012年是公司轉型的起始年,公司當年研發投入是2011年的3倍,占營業收入高達7.17%。
一方面,三聚環保是科技部認定的高新企業,擁有北京研發中心、沈陽研發中心等,研發體系完備,技術優勢突出。另一方面,企業注重與國內高校及科研院所開展產學研合作,合作開發、引進與公司發展方向密切相關的先進技術,推動公司轉型升級,圍繞公司戰略和主業進行持續的科學的技術開發是其轉型升級的重要保障。
雪迪龍從單一設備供應到提供綜合監測治理服務
持續的研發創新能力、對新興市場的敏銳感知以及大刀闊斧的投資并購手段,是雪迪龍快速發展的三大要素
本報訊 與三聚環保不同,雪迪龍則以多種方式深耕監測領域,運用“一站式”服務打造綜合平臺。
雪迪龍作為環境監測行業的最早參與單位之一,是專業從事分析
儀器儀表、環境監測系統和工業過程分析系統的研發、生產、銷售以及運營維護服務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
近年來,國家對于環保行業的持續投入及對于環保監管的嚴格執行,給環境監測行業提供了巨大的發展機遇。雪迪龍作為國內環境監測和分析儀器市場的先入者,在政策驅動的環保熱潮中迅速由較為單一的監測設備供應商發展成為環境綜合服務提供商。
目前,公司的業務范圍已涵蓋諸多領域,監測要素已覆蓋廢氣、空氣、廢水、污水、土壤等多個方面,監測類別已涵蓋在線監測、實驗室監測、應急監測及第三方檢測,并通過投資合作等形式開展環境治理業務。
2011~2015年,雪迪龍的營業收入處于持續增長狀態,從3.28億元增至10.02億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扣除非經常性損益)也迅速增長,從0.79億元增至2.51億元。
通過梳理雪迪龍的發展歷程,我們發現持續的研發創新能力、對新興市場的敏銳感知以及大刀闊斧的投資并購手段,是雪迪龍快速發展的三大要素。
一直以來,雪迪龍注重以市場需求為導向,運用多種渠道和手段促進研發創新,一方面鼓勵支持研發部門通過自主研發完善公司產品體系,另一方面重點尋求和引進海外高端的產品和技術應用于中國市場。
2011~2015年,公司的研發投入不斷增加,從0.14億元增至0.55億元,2015年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高達5.48%。其研發的監測設備有3項技術產品入選國家鼓勵發展的重大環保技術裝備目錄。過硬的技術能力和緊隨市場的可持續創新使得雪迪龍成為環境監測行業名副其實的技術龍頭。
對市場的高度敏銳使得雪迪龍能根據行業發展趨勢及時調整自己的業務布局,搶占市場先機。比如去年,雪迪龍及時捕捉到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設中的商機,在積極開展智慧環保業務的基礎上,深入推進智慧環境投資業務,提供監測領域相關的“產品供應+投資+建設+運營”一條龍服務。
此外,2015年公司已經著手布局VOCs監測市場,并取得了一定的銷售業績。2016年6月21日,雪迪龍更是發布公告,擬非公開募集資金不超過11.84億元,用于生態環境監測網絡綜合項目、VOCs監測系統生產線建設項目、監測系統生產線建設項目和補充流動資金。敏銳地感知行業動態并及時調整業務布局是雪迪龍的第二項成功要素。
2015年雪迪龍繼續推進外延擴張,綜合籌劃產業布局,除了收購國內多家企業股權外,還積極進行海外并購,先后收購了英國、比利時等企業。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