鈣鈦礦
太陽能電池由于易于生產且有更大靈活性,它們甚至可以噴涂在物體表面上,因此對可再生能源未來來說具有重大潛力。現在一個澳大利亞研究人員團隊剛剛打破了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效率記錄。澳大利亞悉尼的新南威爾士大學(UNSW)的一個團隊聲稱在16平方厘米的(6.3平方英寸)鈣鈦礦太陽能電池上實現了12.1%的能量轉換效率,這是目前規模高效鈣鈦礦電池的10倍。
在過去一年左右,我們已經看到了其他較小的鈣鈦礦電池和一些混合組合的鈣鈦礦電池效率水平高于20%。對于1.2cm2(0.5平方英寸)的單鈣鈦礦電池,UNSW團隊也實現了18%的效率。UNSW澳大利亞先進
光伏發展中心高級研究員AnitaHo-Baillie表示,從2009年到現在,效率等級達到了3.8%,而且已經飛速發展。可以在一年左右的時間內達到24%。
這種太陽能電池由稱為鈣鈦礦的特定結構晶體制成。具有大晶粒尺寸的平滑鈣鈦礦層允許Cell吸收更多的光能。與硅電池相比,其易于生產,低成本更低,該技術一直在快速發展并吸引了大量注意。另外,化學成分的多樣性也允許Cell是透明的,或由不同的顏色制成。
不過,鈣鈦礦電池具有更差的耐用性,Ho-Baillie和她的團隊表示,他們相信可以改善它的耐用性,同時還可以進一步提升效率。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