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現原生垃圾零填埋 南京將再建四處垃圾焚燒發電廠
發布時間:2016-12-8 來源:新華報業網
每天產生6000多噸生活垃圾,“垃圾圍城”的困境如何化解?南京市政府出臺了“生活垃圾‘十三五’無害化處理規劃“,隨著現有垃圾填埋場的陸續停用,南京將啟動江南、江北焚燒發電廠二期工程,高淳區和六合區將新....
每天產生6000多噸生活垃圾,“垃圾圍城”的困境如何化解?南京市政府出臺了“生活垃圾‘十三五’無害化處理規劃“,隨著現有垃圾填埋場的陸續停用,南京將啟動江南、江北焚燒發電廠二期工程,高淳區和六合區將新建生活垃圾焚燒廠,實現生活垃圾全量無害化處理,現有生活垃圾填埋場作為應急填埋和焚燒灰渣填埋使用。
根據南京市政府的統計,截至2015年上半年,南京全市生活垃圾清運量及日平均處置量約6307噸/日,基本實現無害化處理。目前全市共有垃圾填埋場6座,焚燒廠2座,總設計處理能力7400噸/日。江北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江南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都建成并投入使用,實現南京市生活垃圾焚燒“零突破”,焚燒比例達57%。
預測“十三五”期末全市生活垃圾產生量為9904噸/日,其中原市轄區為9178噸/日,高淳、溧水分別為328、398噸/日。天井洼及轎子山有機廢棄物處理場2015年暫停使用,其中轎子山有機廢棄物處理場今后將轉為應急填埋設施,水閣有機廢棄物處理場也即將停止使用。現有六合區生活廢棄物處置中心、江南焚燒發電廠、江北焚燒發電廠總設計規模為4300噸/日,按焚燒廠實際處理規模可達設計規模的1.2倍測算,實際總處理能力可達5100噸/日。綜合現有的生活垃圾填埋和焚燒處理能力,如果不再新建處理設施,在“十三五”末南京的垃圾焚燒或填埋處理存在著2500噸/日的缺口。
該規劃支出,為實現原生垃圾零填埋,“十三五”期間需新建江南焚燒發電廠二期工程,規模2000噸/日;建設江北焚燒發電廠二期工程,規模2000噸/日;新建六合生活垃圾焚燒廠,規模500噸/日;實施天井洼有機廢棄物處理場自然壩體消險加固工程及水閣、轎子山、天井洼有機廢棄物處理場雨污分流工程,并使轎子山有機廢棄物處理場以及六合區生活廢棄物處置中心作為原市轄區生活垃圾應急填埋場繼續使用至“十三五”后期。
為實現生活垃圾全量無害化處理,高淳區新建生活垃圾焚燒廠,規模500噸/日,處理高淳生活垃圾;溧水區生活垃圾分流到高淳和江南焚燒廠焚燒處理;現有高淳、溧水生活垃圾填埋場作為應急填埋和焚燒灰渣填埋使用。
根據計劃,江南焚燒廠擴建工程、六合生活垃圾焚燒廠新建工程建成并投入使用后,南京市將停用水閣有機廢棄物處理場,沉降穩定后約2020年進行規范封場和生態修復。全面關閉高淳、溧水等區域內鎮級生活垃圾簡易堆場,實施環境改善工程。鼓勵具備條件的已封場堆場用于垃圾轉運設施、綜合利用設施、環衛設備后勤保障基地和職工活動中心或生態公園的建設。“十三五”期間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項目共需投資637490萬元。
“十三五”期間,南京市要按照國家垃圾分類示范城市要求,繼續推進生活垃圾分類收集。按照“大分流,小分類”的原則。到2020年,城市生活垃圾分類收集覆蓋率達到90%以上,生活垃圾資源化利用率達到90%以上。積極探索和推廣生活垃圾分類的市場化運作模式,通過推廣垃圾換物和積分獎勵提高居民參與分類的積極性,提高分類效果;逐步建立生活垃圾分類計量和積分管理系統,鼓勵居民、單位參與垃圾分類和資源回收,提升分類實效。
新華報業全媒體記者 仇惠棟

(官方微信號:chinajnhb)
(掃一掃,節能環保信息隨手掌控)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