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幾年來,我國水利技術水平不斷提高,帶動社會向工業化方向發展,水利作為國家發展支柱產業的工程,得到了快速的發展,為了響應我國的
節能環保政策方針,為了促進水利事業的發展,我們開始將節能環保新技術應用在水利工程建設中,從而在降低其建設成本的基礎上,提高其質量及社會經濟效益。現就水利建設中節能環保技術的應用進行分析,以供參考。
關鍵詞:水利建設;節能環保新技術;應用
水利工程關乎國民生計,是保障我國農業、工業發展的重要基礎條件。水利工程的發展建設主要目的是為了減災抗洪,灌溉農田,保證人們的基本生活。近幾年來,水利工程的基礎設施越來越受到國家的重視。各地紛紛建設了不同的水利工程,但是從當前的發展現狀來看,水利工程的建設明顯落后于農村農業的發展,達不到理想的效果,因此我們必須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來解決其問題。在我國水利建設中,可以通過制定和完善一些有關水利基礎建設的政策,加強我國節能環保內部結構的健全,不斷的引進和學習發達國家在新型節能環保方面的先進技術等,來促進我國水利建設事業的發展,推動我國水利事業的健康發展。
1節能環保新技術的概述
在現代化社會發展中,為了響應國家節能環保政策方針,節能環保產業迅速發展起來,并出現了大量的節能環保新技術所謂節能環保產業也就是在社會發展中以節約能源為目的,通過發展循環經濟保證社會、環境實現和諧統一的產業,這一類產業主要包括的內容有:節能產業、資源循環利用產業、環保裝備產業等要想保證節能環保產業得到快速的發展,為社會做出貢獻,那么就需要應用各種各樣的節能環保新技術因為這些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技術優勢。
1.1節能環保新技術的應用有利于充分發揮資源、能源的利用率
在實際工作中,只有充分利用能源與資源,提高他們的利用率,才能夠稱得上是節能環保產業。在生產過程中,人們一般會對能源的投入量與產出量的比例進行計算,從而了解是否達到節能的目的。結合水利建設為例,通過調查顯示,水是影響農業產量的重要因素,每一畝水澆地獲得的收益要遠遠超過每一畝旱地的收益,由此可見,水利工程的建設有利于提高農作物的產量,提高收益。因此在水利工程建設過程中,我們應該將各種節能環保技術應用在其中,通過水資源作用的充分發揮,提高農作物的產量。而對于水利工程本身,也可以避免對于水資源的污染,不僅達到了節能環保的效果,還不會對生態環境造成污染。
1.2節能環保新技術的應用對發展循環經濟的作用
發展循環經濟是當前我國實現社會快速發展的一項重要舉措,可以實現社會、環境的和諧統一,避免對生態環境造成污染。自然資源以及社會資源的充分利用是發展循環經濟的關鍵環節,也就是在社會經濟發展的過程中,通過多項節能環保新技術的應用,有利于提高社會資源與自然資源的利用率,并能夠對其進行循環利用。水資源是我國極度短缺的不可再生資源,在針對水資源發展循環經濟的過程中,我們不僅要提高水資源的利用率,還必須要采用節能環保技術將其進行處理,達到循環使用的要求,這樣才能夠實現循環經濟的發展。
1.3節能環保新技術的應用有利于提高基礎設施工程建設的水平
在我國,為了實現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擴大內需,我們需要不斷加強基礎設施工程的建設。其中,水利工程作為基礎設施工程之一受到了人們的廣泛關注,但是長期以來,很多施工單位在建設水利工程的過程中,所采用的技術都相對比較落后,不僅提高了工程建設成本,還對環境帶來了嚴重的影響,如今,我們將各種節能環保新技術應用在其中,有效的解決了上述問題,提高了其建設水平與質量。
2GPS技術及在水利建設中的應用
2.1GPS簡介
全球定位系統(GlobalPositioningSystem-GPS)是美國從本世紀70年代開始研制,歷時20年,耗資200億美元,于1994年全面建成,具有在海、陸、空進行全方位實時三維導航與定位能力的新一代衛星導航與定位系統。由于GPS定位技術的不斷改進和軟、硬件的不斷完善,經近10年我國測繪等部門的使用表明,GPS以全天候、高精度、自動化、高效益等顯著特點,贏得廣大測繪工作者的信賴,并成功地應用于大地測量、工程測量、航空攝影測量、運載工具導航和管制、地殼運動監測、工程變形監測、資源勘察、地球動力學等多種學科,從而給測繪領域帶來一場深刻的技術革命。隨著全球定位系統的不斷改進,完善,應用領域正在不斷地開拓,目前已遍及國民經濟各種部門,并開始逐步深入人們的日常生活。
同時隨著GPS接收機的改進,廣域差分技術、載波相位差分技術的發展GPS技術在水利工程建設、導航、運載工具實時監控、城市規劃、工程測量等領域都有了更為廣泛的應用,達到了節能的目的。
2.2GPS的應用
水利建設中GPS的技術應用范圍十分廣泛,如GPS可應用于航測外業控制測量、航攝飛行導航、機載GPS航測等航測成圖的各個階段,同時通過加密測試控制點,可應用GPS實時動態定位技術(簡稱RTK)測繪各種比例尺、地形圖并用于水利工程的施工放樣而與GPS導航和RTK技術相比,水利工程建設中應用最多的是GPS靜態定位技術,GPS靜態定位技術廣泛應用在精密水利工程測控網布設,城市、礦區和油田地面沉降監測、水庫大壩變形監測、同層建筑變形監測、隧道貫通測量等方面,可實現各種水利工程設施的實時監測和控制。
3水利事業的發展中運用節能環保新技術的建議和思考
3.1進一步制定和完善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各項政策制度
有關部門應當進一步完善水利事業發展,特別是水利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招投標、項目管理、項目建設水平考核等一系列政策和制度措施,為節能環保新技術的普及和應用創造良好的政策環境。例如:水利基礎設施建設的行政主管部門可以按照國家規定的節能環保產業發展綱要,編制相應的項目名錄,并要求所有參與招標的建筑單位按照一定的比例,在新項目設計規劃中運用這些節能環保技術。
3.2充分吸收和借鑒發達國家的先進經驗
發達國家在節能環保新技術開發和應用領域起步較早,具有較為成熟的經驗我國應當充分學習和借鑒發達國家相關領域的先進經驗,結合我國水利事業發展的實際,盡可能多地引進和學習一些國際先進技術,豐富我國技能環保產業,又為我國水利事業持續可健康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4結語
節能環保新技術是隨著社會發展而出現的一項新型技術,順應了國家及社會的發展水利工程關乎國民生計,我們也必須要系統梳理并完善制度體系,激發產業發展動力。通過完善節能環保產業法律法規體系,強化監管促進提升執行效果,建立后評估機制強化政策落實;盡快理順節能環保產業管理體制,提高管理水平,將各種先進的節能環保新技術應用在其中,從而提高水利工程的建設水平,從而實現社會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張羽.增強水利建設在社會經濟發展中的保障作用[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09(15).
[2]陳喜紅.循環經濟與環境保護[J].企業技術開發.2005(11).
[3]何霞.新一代信息技術與新產業革命[J].中國信息化,2015(1):7-10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