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 日韩 综合 图片,精品亚洲成A人在线看片,亚洲 无码 制服 日韩,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久久2017

您好,歡迎來到綠色節能環保網 [請登錄] [免費注冊]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行業新聞 > 觀點評論 » 正文

萬億級環保大蛋糕成為國企下酒菜——盛宴背后憂患重重

發布時間:2017-6-16 來源:環保水圈

改革開放以來,經濟的高速發展催生了許多產業,其中最難產的當屬環保產業。環保產業一度是偽產業,后來逐漸真實化,落地成型,到現在成為國家的戰略型新興產業。由于“與經濟發展相?!钡某梢?,這一過程走得異常艱難....
改革開放以來,經濟的高速發展催生了許多產業,其中最難產的當屬環保產業。環保產業一度是偽產業,后來逐漸真實化,落地成型,到現在成為國家的戰略型新興產業。由于“與經濟發展相悖”的成見,這一過程走得異常艱難。而在這條路上走過的千萬家環保企業也經歷了生死考驗,有的熬成了老兵,有的改弦易轍,大多數死在了路上。

好在三十年的蟄伏,環保產業終于迎來了春天。這個春天對無數環保人而言,猶如久旱逢甘霖,期盼了太久。然而,真的能如愿嗎?這個春天來得似乎寒意料峭,并不溫和。

眼看著環保的蛋糕做大了

近日,國資委國有重點大型企業監事會主席趙華林在第十屆中國環境產業大會上表示,環保產業總體規模進一步擴大,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涉及環保投資將超過6萬億元。近年來環保產業保持著較高的年增長率。隨著最嚴格環保法規實施以及部分行業增速放緩,環保產業將迎來更大的發展機遇,出現爆發式增長。


根據節能環保類上市企業發布的2017年第一季度業績報告來看,一季度,不少節能環保企業可謂賺得盆滿缽滿。從營收額來看,約9成環保企業吸金能力提升;從凈利潤來看,約8成環保企業較去年同期呈增長態勢。

在2015年以來我國GDP增長率持續下降的大環境下,環保產業近乎“獨領風騷”。

從政策法規以及當下的環保業態來看,環保產業不僅美在當下,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都將是萬億級的市場。經過30年的發展,環保產業已然成為了一塊讓所有人垂涎的大蛋糕。

眼看著大蛋糕被瓜分了

但是,真正吃到這蛋糕的絕對不是苦等30年的環保人,而是手握重金與豐厚資源的國有企業,是其中的大多數重來沒有做過環保的國有企業。

隨著行業的發展,產業格局、商業環境與項目體量也隨之發生了新的變革。截至目前,環保行業有近5萬家企業,但平均的規模體量都比較小。巨大的市場蛋糕,吸引的不是環保領域的企業加速產業布局和業務擴張,而是“野蠻人”競相搶占環保的市場高地。

嗅到政策紅利的各路“巨人”紛紛以入股、并購、成立環保子公司等方式加速在環保領域跑馬圈地。央企和大型國企進入明顯提速,其中葛洲壩、中國石化、中國中車、國電集團等大型傳統行業巨頭都已紛紛涉足環保市場。

由于很多跨界環保的企業“有錢任性”,業內把他們稱為“野蠻人”。而涉足環保的大型國企,應該算是“野蠻人”中的“野蠻人”了。這些企業憑借自身強大的資金,以收購、成立環保子公司、項目界入等方式殺入了環保行業。


2015年4月,葛洲壩收購凱丹水務75%股份,進入水處理領域。隨后,公司在水處理、固廢、可再生資源利用等多個領域開啟并購模式,收購凱丹水務剩余25%股權,收購中固科技,進軍污水污泥處理領域等。這一系列的收購為葛洲壩快速打開了環保市場的“大門”。

成立環保子公司進入行業也是國企們的最愛,中國建筑、中國化學、中石化、中電建、中車等都選擇了這種方式。其中,中國化學聯合其大股東中國化學工程集團公司斥資10億元設立了中化工程集團環保有限公司,加大環保業務板塊的投入;中石化成立中石化節能環保公司,致力于做強上游節能環保產業;葛洲壩成立綠園公司,專注于打理其環保產業等。

還有一些企業憑借自身在工程項目或技術上的優勢,進入環保相關領域。中國中鐵就憑借其在工程項目上的優勢,已承建數百個水務及環保工程項目,進而打入環保市場。中石油則攜手哈工大,以多梯度耦合污油泥處理等新技術,進軍石油環保產業。

中國中車憑借技術和設備優勢,專注進軍農村污水處理市場。早在15年,中國中車就與江蘇常熟、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合作探索分散污水治理模式;隨后又投資10億,在常熟建立了農村分散式污水處理設施生產及研發基地。在企業官網上,中國中車聲稱自己“成為國內村鎮污水治理領域首選供應商”。

門檻相對較低的再生資源行業更是吸引了不少國企的目光,葛洲壩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葛洲壩的再生資源領域業務主要由旗下綠園公司進行打理,近年來一直大動作不斷。15年,綠園公司與大連環嘉成立葛洲壩環嘉公司,進入再生資源領域;隨后,又成立葛洲壩興業公司、展慈公司,切入再生資源中原市場,增加再生有色金屬深加工業務,在再生資源領域全面鋪開。

在吞并風潮大行其道的風潮下,許多在環保行業深耕多年的老兵型優質企業也帶上了“紅領巾”。去年,東江環保進行股權重組,公司實際控制人將6.98%的股份協議轉讓給了廣東省的國資企業,被業界稱為正式戴上了“紅領巾”。而類似的股權收購案并非個例,去年業界知名的環保企業桑德、碧水源也分別接受了非常“可觀”規模的國資入股。

得天獨厚的大國企幾乎所向披靡,秒秒鐘把一塊環保大蛋糕悉數瓜分。而一直以來作為主角的環保企業只能干瞪眼,眼看著環保市場的蛋糕做大了,眼看著大蛋糕被瓜分了。環保企業苦苦等待、翹首以盼的大蛋糕最終還是變成了國企、金融資本的下酒菜。

資本侵吞的背后

大型國企的加入,的確為環保業注入了新的活力,他們的到來有利于大型項目的快速落地,技術的提高等。但是,這場轟轟烈烈的跨界背后,卻隱憂重重。

大型國企大量進軍環保行業始于2015年,雖來勢洶洶,但畢竟還是門外漢,急沖沖地來發財,未必能吃得下這塊熱豆腐。

以前述國企為例,環保已成為葛洲壩的主營業務板塊之一,但從整體上看,公司在環保領域還需努力??傮w而言,公司的主要營業收入來源仍是建筑業務,環保板塊僅占百分之十。雖然環保板塊營業收入排在第二位,但毛利率卻不到5%,處于末流。

而有的企業則顯得有些“雷聲大,雨點小”,在環保領域并未取得太多實質性成績,有點“玩票”的意思。此前,中國化學為改變單一業務結構,進軍環保行業,如今,環保占其業務的2.16%,業務結構有初步改善,但距其想要把環保板塊作為重點發展對象之一的初衷來講,還相據甚遠。中石化節能環保公司在近兩年除完成幾項煙氣脫硫脫硝項目外,未見其有更大動作。

能不能發財是企業自己的事,但是能不能把環保做好、把環境治好就事關國計民生了。

這些被業界稱為跨界者的國企,在帶來新興動力的同時,也給行業帶來了一定的沖擊。一方面,在市場競爭格局日漸加劇的情況下,低價中標、惡性競爭也開始頻頻創保產業。另一方面,在行業生態將要出現更為急劇的變化之際,對扎根未穩的“小而美”企業來說是災難性的。長遠來講,這對環保產業的業態健康極為不利。

今年兩會上,作為為數不多的環保界人大代表、永清集團董事長劉正軍表示,“國家投入巨資治理環境,沒想環保PPP項目中標的卻都是一些國有企業、建筑企業,環保企業只能給他們打打工?,F在專業化環保公司參與不了環境治理項目的問題非常突出,很多項目都被大型國企、建筑企業中標了,而不是由專業的公司來干專業的活。環保公司是給環境治病的,一個人病了,誰愿意找一個不專業的大夫來看呢?”


“環境問題非常復雜,應該通過建立比較好的制度,讓專業公司來干專業的活。當前環保產業‘野蠻人’現象比較突出,很多跨界資本紛紛進入環保領域,低價競爭令行業秩序混亂,導致專業化環保企業參與不了環境治理項目。”

E20研究院調查顯示,環保類PPP項目中,國有企業占比達72%,民營企業僅占28%。很多環保PPP項目的中標企業都是建筑施工類企業,而非專業化環保企業,這可能導致環境治理達不到預想的效果。比如在黑臭河道治理方面,非專業公司雖然在施工方面比較擅長,但是在工藝、技術、運維上并不在行。所以,非專業企業插手環保就好比是赤腳醫生行醫,是極不負責、完全沒有保障的。而政府縱容這種想象則是對環保事業的不負責任,這與“兩山論”是相悖的。


現在一些以前從事建筑等傳統行業的企業和金融資本紛紛進入,而環保產業要求企業具有非常強的專業性,不僅是土方施工這么簡單。施工過程中如何通過規劃、設計體現生態、環保理念,每個環節都需要專業素質和隊伍。

“之所以出現專業化公司參與不了環境治理項目的現象,主要是體制問題造成的?!北本┚G創聲學董事長姜鵬明在兩會召開之際E20環境平臺舉辦的媒體見面會上說,由于目前資源大多掌握在政府和大型國有企業手中,會造成“病人給自己開藥方”的情況;甚至工程招標流于形式,“錢是我的,項目也是我的。事先說好了由你中標,但項目必須包給我新成立的一家公司?!焙芏喹h保PPP項目對民營企業設置了很高的門檻,使得當前火熱的PPP成為大型國企的盛宴。

房地產吹起泡泡還沒有散去,方興未艾的環保產業又遭綁架。能夠守護綠水青山的不是絕對的資金優勢,而是健康的體制、自由的市場,以及在此環境下培養起來的專業化企業。

中國的環保產業急需宏觀調控。要提高行業準入門檻,防止缺乏專業資質的公司或投機資金進入。

(官方微信號:chinajnhb)
(掃一掃,節能環保信息隨手掌控)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