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質監局組織對生產領域的節能燈產品質量進行專項監督抽查顯示,節能燈產品合格率僅為35%。筆者調查發現,買了“節能燈”不但不省錢,反而更費電。這些劣質的節能燈不僅攪壞了節能市場,更攪亂了人們對節能的信心。
規范節能燈市場刻不容緩。
市民反映
用了三個月就壞了
市民張女士表示,她在小區附近的一家五金店花5元錢買了一盞節能燈,僅用了3個月就壞了,這比其宣傳的1年壽命,整整縮短了9個月,這讓張女士對節能燈質量產生了懷疑。經調查筆者發現,不少人有著和張女士一樣的經歷。
筆者調查
只用貴賤區分質量
筆者在黃山路附近的一家沒有店名的五金店看到,貨柜上放著兩堆節能燈。“貴的10元,便宜的5元。”女老板只是用“便宜”和“貴”兩個極為簡單的詞匯,來區分節能燈。
當筆者詢問兩者為什么相差5元錢時,女老板表示,“貴”節能燈質量好,但她無法說清兩者之間的區別。筆者拿起“貴”節能燈和“便宜”節能燈比較后發現,兩者除外包裝不同之外,其他內容幾乎相同,上面均寫著“先進技術,一流品質”“高效電子節能燈”“壽命可達8000小時”字樣。此外,功率同樣是11瓦,亮度卻不同,價格高的明顯亮得多。
5元以下大多不合格
筆者發現,該店銷售的一款“便宜”節能燈包裝盒和產品上并沒有標注能效等級,甚至連說明書都沒有。節能燈燈管上沾有很多污漬,燈管上還有很多白色粉末。燈體很容易就能被打開,里面各種電線接頭胡亂地交織在一起,完全看不到點焊的痕跡。
據悉,國家規定從2008年6月1日起,市場銷售的自鎮流熒光燈必須明示能效等級。僅憑該規定,該產品就是不合格產品。筆者在河東區、河西區、南開區等地調查發現,20多家銷售節能燈的小五金店均存在以上情況,而其銷售的5塊錢以下的廉價節能燈,大部分都是沒有標明能效等級的不合格產品。
業內爆料
劣質燈成本兩三塊錢
一位經營節能燈生意長達6年的馬老板表示,一盞劣質節能燈,其成本不過兩三元錢,如果以次充好,賣十幾元甚至更高的話,其利潤可想而知。
不合格產品超六成
今年第3季度,市質監局組織對節能燈產品質量進行專項監督抽查顯示,節能燈和絮用纖維制品產品質量不容樂觀,合格率僅為35%。節能燈的主要問題是燈功率偏差大,標準規定燈具實測功率與標識功率相差不能大于±15%,而本次抽檢有9批次產品燈功率不合格,最大功率偏差達-60%。
百分百科技有限公司天津辦事處經理石坤洪認為,劣質節能燈大多由鹵粉和三基色的混合材料做成,該材料汞含量高,一旦被打碎拋棄,很容易污染地下水,并對人體造成傷害。
協會提醒
選擇綠照工程中標產品
本市節能協會會長孟磊提醒市民,選購節能燈時要注意:一、選擇知名廠家知名品牌的價格在10元錢以上的節能燈,不要貪圖便宜;二、選擇“綠照工程”中標產品。今年全市推廣500萬只中央財政補貼高效節能燈,目前,已經銷售了450萬只。產品外包裝和本體上均印有“政府補貼,綠照工程”字樣,方便市民辨識。
選購節能燈有技巧
質監部門相關負責人介紹,在選購節能燈時應首先根據需要確定購買的規格:主要是功率和顏色。如喜歡燈光顏色“冷”,可購買標有RR(日光色)、RZ(中性白色)、RL(冷白色)、RB(白色)字母的燈,喜歡燈光顏色“暖”,可購買燈管標有RN(暖白色)、RD(白熾燈色)字母的燈,其燈管發光顏色為淡黃色,比較柔和。其次要選擇帶有能效標識的產品。節能燈能效等級分為3級,1級最高,3級最低,3級以下為淘汰產品。再有就是看外觀,熒光粉體應當晶瑩潔白,不能有發黃或發灰的現象。選購時可通電查看發光是否正常均勻,燈管有無明顯黑斑,發光體有無閃爍等。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