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第二屆海寧太陽能采購節正式開幕,在太陽能企業銷售量快速下滑的大背景下,來自全國各地的300多家采購商帶來的大量訂單,讓我市太陽能企業在寒冬中感受到了一些暖意。
“2008年,嘉興太陽能行業協會統計,整個嘉興地區太陽能企業的產值是65億元,其中海寧占據了其中的45億元。而2009年一年,在企業增加、產能上升的前提下,產值卻下降了30%。”市太陽能行業協會秘書長徐朱靈不無憂慮地表示,如何釋放過剩的產能,促使企業轉型升級,是亟待破解的難題之一。
20天內連開兩場全國性采購會
算上圣誕期間的2009第三屆中國太陽能產品(嘉興)展示交易會,20天內同一個行業的兩個全國性采購會連續召開,在嘉興實屬罕見。
在展會頻開的背后,是2009年10月以來,海寧太陽能企業經歷了十年不遇的寒潮。
據悉,海寧太陽能產業的最大特點是擁有完整的產業鏈。電窯、真空管、支架、封頭、桶托、水箱……做配套產品的企業已占整個生產企業的70%,但海寧的整機企業銷量有限,無法完全消化這些產能。
多拿訂單成為企業共識
在嚴冬下,許多的本土企業都期待借助參展打開全國的市場。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企業主說,現在誰能多拿到訂單,誰就能活得更滋潤,而參展就是多拿訂單的有效路徑。
本屆海寧太陽能采購節的主辦方大美國際資訊,其總裁邢樹海的另外一個身份是聯合國工發組織國際太陽能風能信息中心主任,他說:“海寧太陽能產業很獨特,具備了太陽能光熱領域所有的配套產品的生產優勢,有上百個種類的產品專業化的生產規模,在嚴酷的背景下召開采購節,不但有助于提高海寧太陽能產業的知名度,擴大市場份額,化解產能過剩;也可以為全國太陽能企業進一步了解市場價格、認清市場行情提供機會。”
與此同時,在海寧市區的北邊,大美國際資訊投資的一個海寧太陽能市場正在準備招商,市場一期工程總建筑面積2.8萬平方米,總投資1.4億元,可容納360多家商戶。另外,海寧市三產服務與糧食局相關負責人也告訴記者,該市在海寧皮革城的西面規劃了一個太陽能專業市場,希望依托專業市場群,整合產業鏈,將海寧的太陽能產業做大做強。方 霞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