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國家林業局局長賈治邦
記者:當前集體林權制度改革進入全面推進的新階段。改革進展和成效如何?還面臨著哪些困難和問題?
賈治邦: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已在全國穩步推開,農民造林育林護林積極性空前高漲,集體林區造林面積大幅增加,森林資源得到有效保護;林農得到更多實惠,他們的財產、就業崗位和收入明顯增加;社會資金等生產要素開始迅速流向林業,為林業發展注入了活力;林改使集體林區長期遺留的林地糾紛得到妥善解決,農村社會更加和諧穩定,干群關系明顯改善。
總體上看,集體林改進展良好,成效明顯,但也面臨著許多困難。特別是未完成承包到戶的集體林地,大多分布在生態脆弱或立地條件較差的地區,推進林改難度更大。勘界確權、檔案管理、糾紛處理等工作要求高、任務繁重,工作經費普遍缺乏。同時,林改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一是一些地方對推進林改的重大意義及復雜性、艱巨性、長期性認識不足,存在不敢改甚至不想改的現象。二是一些地方改革不徹底,政策落實不到位,沒有真正將產權落實到農戶,農民的權益得不到有效保護。三是有的地方林地林木流轉不規范,流轉管理和森林資源資產評估制度不健全,產權交易平臺建設滯后,導致農民賤賣青山、私下交易,存在失山失地的隱患。四是由于林改后林業經營主體由原來的村集體擴大到千家萬戶,林權管理工作量大大增加,工作難以及時跟上。
記者:國家林業局將采取哪些針對性措施,來解決這些困難和問題?
賈治邦:下一步,要深入貫徹落實中央林業工作會議精神,加快推進林改,推動林業科學發展。
強化督促檢查,樹立推廣典型。對各地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推進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的意見》和中央林業工作會議的決策部署進行專項督查。大力推廣“五級書記抓林改”的經驗,真正使林改成為“一把手”工程。積極爭取各有關部門對林改的支持,形成關心林改、支持林改、參與林業建設的強大合力。
繼續完善落實強林惠農政策,深入推進配套改革。重點落實好育林基金減收后將基層林業部門行政事業經費納入同級財政預算的政策。完善林權抵押貸款制度,健全森林保險機制。深入開展森林采伐管理改革試點工作。加強林權交易平臺建設,建立森林資源資產評估制度和評估師制度,規范林權流轉行為。引導建立農民林業專業合作社,幫助農民解決好一家一戶辦不了、辦不好的事。
狠抓培訓,確保林改質量。采取以會代訓、集中培訓、現場學習等形式,繼續開展大規模培訓。通過培訓,使各級領導干部切實掌握改革的方式方法,使基層工作人員切實提高勘界確權等工作水平,使廣大林農群眾妥善處理林權糾紛等歷史遺留問題。
強化政策和工作指導,不斷提升服務水平。轉變各級林業部門職能,簡化審批手續和環節,為廣大農民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務。積極推進林業科技成果轉化和實用技術推廣,努力使農民依靠科技富裕起來。
記者:近年來福建等地通過地方立法深化林改,解決林改深入推進過程中遇到的新問題。對此,您有何評價?
賈治邦:隨著林改深入推進,各地林業發展遇到了許多新情況,尤其是林權保護管理立法薄弱的問題逐漸暴露出來。雖然《森林法》等林業法律法規對林權管理做了一些原則規定,但從實際工作來看,這些規定還不能適應林改后林權動態管理的需要。
近年來,福建省人大圍繞林權保護管理出臺了不少法規,尤其是去年底通過了《福建省林權登記條例》,這是全國第一個專門就林權登記活動作出規定的地方性法規,為全國各地在林權管理地方立法上帶了個好頭,對進一步穩定權屬、保障林權權利人的合法權益、促進林業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建立全面系統的林權保護管理法律體系,是林改的基礎性工作,也是整個林改工作的關鍵一步。國家林業局已就林改后加強立法、深化林權保護管理問題,開展了一系列調研工作。通過上下共同努力,加強林權保護管理立法,必將進一步促進林改深入推進。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