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臘月,滴水成冰。樂都縣農村享受了危房改造政策的困難家庭,下午3點前都不用生火。這不是因為困難和習慣,而是危房改造中,政府大力推進低碳節能環保炕之故。
走進高廟鎮柳灣村享受了危房改造補助資金的王桂蓮家,房子暖和,陽光充足,孩子光屁股躺在新型節能炕上,一點不怕著涼。王桂蓮說,新家的節能炕,較過去舊家燒的柴火少一半,熱量卻增加一倍。省下的桔桿可以養牛,也可以送到造紙廠賣錢。
民政部門的同志介紹說,傳統熱炕只是頂面散熱,而且受被褥阻隔熱量難以外散,炕上以外,室內沒有熱量。節能炕由于像床一樣懸空,“吊”起來的炕四面散熱,不僅炕上熱,屋子也有熱量散發。最主要是,煙道設計由于應用了新技術,燃燒充分,煙霧排放污染近乎為零,體現了低碳經濟的優勢。除此,家家外屋接建玻璃陽光暖棚,直接吸收光熱,聚集熱量,而且防風保溫。
2009年,樂都縣在所屬的19個鄉(鎮)、142個村實施了危房改造項目,共有1000戶困難家庭享受了省政府確定的這一惠民政策。危房改造中,政府把低碳節能技術的推廣應用作為農村危房改造的有力抓手,危房改造戶全部推行了安全節能環保適用的節能炕。為了順利推行,政府專門辦班培訓了盤炕的工匠,而且每戶還另外補助1000元的節能炕資金。最初,老百姓有顧慮,怕比不過傳統的暖炕,政府就先行試點。典型引導,村民看到了實惠,爭著盤節能炕。現在,一些沒享受到危房改造政策的村民也紛紛把傳統炕推倒,自己出錢開建新型節能炕。
危房改造中樂都縣在執行省政府確定的平均每戶補助1.92萬元標準基礎上,結合困難家庭的實際困難程度,實行2萬元-1.7萬元不等的救助檔次(個別特困戶最高享受到2.5萬元的補助)。這樣,確保了困難戶家家蓋得起房,家家住得進新房。
高廟鎮柳灣村65歲的王聯武是低保戶,為村里最貧困的人家。政府補助和鄰里出工下,他告別危房,搬進三間明亮大瓦房。他的隔壁鄰居顏太魯家庭是村里的最先富起來的人家之一,建有兩層房子,相形之下,王聯武的住房一點不比顏太魯的差。副縣長蔡藝武說,現在農民真幸福,中央給農民的各種惠民項目資金一個接一個,如今連他們的住房,也不用花多少錢了。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