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N記者 王佑
我國打造六大陸上風電基地的設想,已經寫入了尚未公開的新能源振興規劃草案(下稱“草案”)里。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昨天從該草案中看到,2011年、2020年河北、內蒙古、東北、甘肅、新疆及江蘇等地將建成總計2900萬千瓦、8100萬千瓦的風電裝機
量。業內一些人士認為,部分地區的2011年裝機目標顯得過于保守。而且,目前風電項目還有電網接入、西電東送等眾多關卡要過。
六大基地齊頭并進
據草案內容,六大基地都將達1000萬千瓦甚至更高的裝機規模。
東北基地將以吉林白城、遼寧阜新為重點;河北張家口、承德;甘肅酒泉;新疆哈密東南部;江蘇南通、鹽城和連云港等都是風電的核心發展地區。
風電裝機規劃量最大的是內蒙古:2020年目標為2800萬千瓦,包頭達茂、烏蘭察布吉慶、錫林郭勒灰騰梁以及赤峰、通遼都是主要區域。
雖然草案未公開,但一些地方的風電規劃已證實了草案的可靠性。張家口市發改委的一位官員告訴本報記者,河北省2020年就要有1000萬千瓦風電裝機量。
但草案里的數字似乎還略顯保守。如草案中提到“2011年河北省400萬千瓦的風電裝機規模”,在張家口那位官員看來就有所低估,“張家口2009年都建成200萬千瓦了,2010年可能是500萬千瓦。”
甘肅省2015年的風電規劃是1200多萬千瓦,但草案中對“甘肅2020年總裝機量規定為“1300萬千瓦”,5年只增長100萬千瓦也略顯保守。
招商證券研究員汪劉勝指出,事實上國內風力發電發展得很快,國家的規劃可能會修改,“這可能也是新能源振興規劃一直未推出的原因吧。”
2008年中國風電裝機總容量達到了1221萬千瓦,已提前兩年完成了國家“十一五”風電發展規劃;2007年《可再生能源中長期發展規劃》曾提出,2020年全國風電總裝機達到3000萬千瓦的目標,但今年該目標就可能完成。
發展條件受限
但風電發展并非沒有瓶頸,資源和并網問題就是兩大難題。
上述張家口市發改委的官員提醒記者,2020年張家口雖能到1000萬千瓦裝機,但當地風電資源量也就1600萬千瓦左右。
內蒙古電力(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張福生曾表示,去冬今春內蒙古電網風電限發情況將很嚴重,“要求并網運行的風電容量已超過430萬千瓦,占電網最高供電負荷的27%,將遠超內蒙古電網的承受能力(中國電科院論證內蒙古電網風電承受能力為8%至10%)。”
風電輸送環節也不是完全無障礙的。
河北現有兩大主要電網系統:京津唐電網、河北南網(保定、石家莊、邢臺、滄州)。上述張家口市發改委的官員說,京津唐電網可能容不下風電了,未來張家口發出的風電可能會送入南網,但現在未定。
甘肅的風電則要采取“西電外送”的方式來消化。甘肅電網目前的用電負荷是800多萬千瓦,2010年當地風電裝機建成量可能是500萬千瓦,從電力平衡角度來說吸收風電幾乎不可能。
甘肅省電力公司風電技術中心一位負責人也對本報記者說:“甘肅省一地消化風電量也有困難,而應在更大范圍內的西北電網里作平衡,涉及地區包括陜西、青海等地,甚至可向華中的四川、兩湖地區輸送。”
他表示,下一步要在甘肅酒泉基地直接建設特高壓項目,風電可能會到江蘇等華東省市,“當然,500萬千瓦的風電不可能像火電發足,這對輸送方來說壓力小一些。若風電發不出,也可采取壓火電的極端方式。”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