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經常出現在各類媒體上的閃光女子,她們在政治、文藝、經濟、體育等領域做出的成績,既為個人奮斗寫下了完美故事,還為社會做出了一定的貢獻,讓我們對那些精彩的奮斗故事充滿了佩服和羨慕。于是,我們心中的火焰開始點燃了,覺得自己也很有抱負,也夢想能成為和她們一樣的人,可是,有時候,我們又覺得她們太出色了,和自己相離太遠,自己可能沒辦法達到目標,于是,放松了對自己的要求,讓理想在歲月中沉淪,越行越遠。
其實,我們不必猶豫,與其“臨池羨魚,不如退而結網。”對于她們,光是佩服和羨慕是不夠的,最實際的事情是求索她們的成功之道,并把那些可資借鑒的成功之道引入自己的奮斗軌跡,然后全力以赴去實現它。只要你具備一個正常人的智商、勤奮的品質、百折不撓的勇氣、良好的心態,以及持之以恒的不懈努力,假以時日,相信你也可以和她們一樣做得很好,即使因天時地利的非人力因素,你無法達到最完美的目標,但你總會離你的夢想越來越近。
真人出鏡:孫敏
孫敏簡介:
28歲,現居上海,在一家日本外貿公司任職,平時喜歡文學,愛看書閱讀。1997年大學畢業后,在南京做了兩年人壽保險推銷,這兩年雖然辛苦但鍛煉了自己。然后選擇了學習日語,經過一年半的日語學習后考到日語二級證書,只身來上海。后來在一家日資服裝公司擔任營業擔當,一年后考到日語一級證書,三年后跳槽到現在的外貿公司,在職一年半。
孫敏的成功模板:吳儀
吳儀簡介:
國務院副總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委員和國務院黨組成員。1938年11月出生,湖北武漢人。1962年4月入黨,8月參加工作。北京石油學院石油煉制系煉油工程專業畢業,大學學歷,高級工程師。曾任蘭州煉油廠車間技術員、政治部辦公室干事。1965-1967年任石油工業部生產技術司生產處技術員。1967-1983年任北京東方紅煉油廠技術員、技術科副科長、科長、副總工程師、副廠長。1983-1988年任北京燕山石油化工公司副經理、黨委書記。1988-1991年任北京市副市長。1991-1993年任對外經濟貿易部副部長、黨組副書記。1993-1997年任對外貿易經濟合作部部長、黨組書記。1997-1998年任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對外貿易經濟合作部部長、黨組書記。1998-2002年任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國務委員、國務院黨組成員。2002年至今任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委員、國務院黨組成員、第十三屆中央候補委員、十四屆、十五屆、十六屆中央委員、十五屆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十六屆中央政治局委員。
這個在偏男性的領域里做出了卓越成績但一向喜歡自稱“小女子”的杰出女性,在全球最有影響力女性排行榜TOP100中,她名列第二,僅次于第一名的賴斯。在“世貿”談判和非典時期表現尤其出色,令世人矚目。
現場采訪:
A、你為什么把吳儀作為你的成功模板?
孫敏:因為欣賞吳儀的外交家風度,儀容整潔,很有活力,參加世貿談判時舌戰群儒,在面臨非典臨危受命時仍是鎮定自如。不管工作多累,她仍舊精力充沛、干練率直,她的名氣不是靠她中共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的頭銜掙來的。中國歷史上有幾名女性政治局委員,其中包括毛澤東的妻子江青、林彪的妻子葉群和周恩來的夫人鄧穎超。她們的共同特點是都有一個位高權重的丈夫!這個熱愛體育活動的副總理,在面對男人獨占鰲頭的政治世界里所展現出來的大將之風,散發出的是魅力,也是女人頂得半邊天的影響力,讓人不由自主地被她所感染,所以找吳儀來當自己的成功模板。
B、模板的作用對你來說大嗎?
孫敏:當然大啦!我能在繁忙工作中擠時間去學第二語言,離開家鄉去上海闖天下,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我欣賞她那種開拓的精神,在20多年的石化生涯中,吳儀從實習生、技術員、技術科長一直做到副廠長、副總經理,再一步步地從對外經濟貿易部副部長做到部長、國務院副總理,本身就是一個傳奇,她在沒有家庭背景的情況下硬是從石油化工這個幾乎由男性壟斷的行業干出名堂來,很不容易,也很讓人感動,很自然地以她為一個學習的榜樣。現在只要電視上有她,我就立即專心致志地看那個節目,學習她的對話技巧,她的風采也讓我開始比較注意衣著打扮,這樣不論在平常生活還是職場生活都比較有人緣,良好的人際關系是成功的一半。
C、在你的生活中,有沒有一件事,因為模板的作用而真的成功了?
孫敏:2003年,吳儀在副總理的位置上還沒有坐熱時再次受命于危難之中,如果處理得不好,影響她的不僅是她的政治命運,還有好多的問題,但是她面對幾乎來自全球的壓力,再顯果敢本色。在她的領導下,中國的SARS疫情迅速得到有效控制,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理體制也發生了深刻變化。
我曾經受命在極短的時間為公司尋找生產一種特殊原材料的工廠,因為原來負責這事的同事病了,我不是化學專業畢業生,也從來沒有接觸過化工產品,更不了解這種材料的情況,但是任務下得緊急,我只得硬著頭皮,憑借自己年輕的身體,廢寢忘食地在公司的資料庫、網上去查資料,并打了N個電話,終于找到了幾家,又貨比三家地找了一個合適的工廠,那時有好幾次想放棄算了,因為實在太累了,但是一想到她的精神,我就堅持下來了,終于把事情完美完成,覺得個人的耐心、承受力等都得到了很好地訓練。
真人出鏡:龔睿那
龔睿那簡介:
原籍湖南安化,中國羽毛球世界冠軍。龔睿那8歲進入有“羽毛球搖籃”之稱的安化市業余體校,1992年進湖南省隊,1996年5月進國家二隊,1998年進國家一隊。從1999年5月,龔睿那首次參加世界錦標賽便獲得了女單第3名的好成績,但直到2001年世錦賽,龔睿那才奪得個人首個女單世界冠軍。從1997年八全會女團冠軍起到2004年尤伯杯冠軍成員止,她得到一系列的國內外冠軍。近期參演了電視劇《我拿什么愛你》,為退役后進入娛樂圈先熱身。
龔睿那的成功模板:希拉里
希拉里簡介:
律師、美國前總統克林頓的夫人、現任紐約州聯邦參議員,美國未來總統的熱門人選。1947年10月26日出生于伊利諾斯州的芝加哥。1969年從韋利斯利大學畢業后,希拉里被耶魯大學的法學院錄取,在那兒她遇到了學法律的同窗比爾.克林頓。大學時代的希拉里常因衣著樸素落伍而顯得不合群,而在丈夫準備競選州長和總統后希拉里決定重塑自己的形象,她摘掉眼鏡、染了頭發、穿上了得體的名牌套裝。就在丈夫傳出丑聞的日子里,她為自己建立的魅力形象也毫發無傷,以至于竟登上了美國《VOUGE》雜志的封面。
希拉里在大學的社會活動中非常活躍,她很快投入到反戰的罷課活動中,還組織了校園的游行活動。1996年初的總統大選中克林頓夫婦大獲全勝,政治上的默契終于把他們從阿肯色州的小石城帶進了白宮。婚后她步入政界,被總統指派負責頗有爭議的保健制度改革,但是方案和委任都遭受了公眾的強烈譴責,最終沒能被通過,希拉里不得不幾年沒有任公職,在克林頓受到彈劾時她一直站在他的那一邊。離開白宮以后,她開始在美國參議院伶牙俐齒鋒芒畢露、個人傳記《親歷歷史》風靡全球、并當選“2003美國最受欣賞人物”,作為美國歷史上首位贏得公職的第一夫人,希拉里已留下不凡一筆。《時代》周刊2004年4月19日推出“當今世界最有影響力100人”名單,克林頓和希拉里均為“民主黨銀河里最耀眼的明星”,雙雙入選“思想家”行列。現場采訪
A、你為什么把希拉里作為你的成功模板?
龔睿那:因為我欣賞希拉里,覺得她是一個精力充沛并很有智慧、很堅強并且很有個人魅力的女子,無論是律師、或者是做州長夫人、或者是總統夫人以及現在的自傳作家及參議員,每個角色她都做得很出色,而且她出現在公眾面前的形象都很讓人欣賞。做為一名羽毛球運動員,從8歲開始在業余體校,經歷在省隊和國家二隊到國家一隊的日子,雖然1997年八全會女團就得到冠軍,但是我個人的最好成績要從1999年5月首次參加世界錦標賽的女單第3名開始,而且直到2001年世錦賽,我才奪得個人首個女單世界冠軍。雖然體育和政治不一樣,但是相同的我們都必須面對一個個挑戰,那都是高人云集的場合,需要全力以赴。作為一個政界人物,壓力非常大,而她卻處理得很好,讓我在調理心態方面得到了很多的啟示。隨著需要出席的各種公眾場合越來越多,她那優雅得體的外表也讓我對外表比較注意,所以我視希拉里為我的成功模板。
B、模板的作用對你來說大嗎?
龔睿那:當然大,運動員是一個比較枯燥的工作,臺上一分鐘,臺下就需要很長時間的艱苦訓練,我從8歲起就不能和其他同年齡的朋友一樣有很多的休閑時間,可我畢竟年輕,有時達不到目標都想過放棄,但是自從看到希拉里的個人簡介及事跡后,我更堅定了奮斗目標,既然進了這一行,就要在這一行上出人頭地,終于從1997年八全會女團冠軍開始,我得到一系列的國內外冠軍。在近期我開始做另外的嘗試,比如去年參演了電視劇《我拿什么愛你》,雖然不是主演,但算是我退役后進入娛樂圈的熱身,體育界的同行退役后進入娛樂圈的人大多有不錯的成績,我想發揮一下自己的潛力,像希拉里一樣換個新角色也有出色的成績。
C、在你的生活中,有沒有一件事,因為模板的作用而真的成功了?
龔睿那:有,比如去年中國公開賽期間我在上海拍攝那套寫真照片,引起了媒體的極大關注,一些人說我著裝性感,妖嬈嫵媚的形象和運動員的形象不太相符,其實對于我來說,拍戲和拍寫真都是為了豐富自己的人生閱歷。希拉里寫《親歷歷史》時也有不少人有反對意見,可是她并沒有中止,后來此書在全球熱賣。我其實只是為了多嘗試些新鮮事物,另外也看看不同類型的自己是個什么樣子。再說,女孩子愛美也是天性嘛!只要我不影響訓練比賽,就行啦!而且我的總教練李永波也表態,只要不影響訓練比賽,隊里不會干涉個人自由。所以我覺得只要我處理得好,做多些嘗試對于還年輕的我來說是有好處的。
真人出鏡:Maggie
Maggie簡介:
33歲,貿易公司經理,深圳人。高中畢業后,在外貿學院英語專業進修英語及國際貿易。在私人貿易公司、國營公司工作幾年后,進入外企,做過文員、經理助理和外貿主管,后來辭職,2003年開始經營一個小貿易公司,現在業余自學日語、法語和管理。相信有志者,事竟成。
Maggie的成功模板:張欣
張欣簡介:
北京SOHO中國聯席總裁。上個世紀60年代在北京出生,童年時代在天津等十多個城市停留過,14歲隨母親移居香港,為儲錢讀書曾做過信差、辦公室秘書兼財務,后來在朋友的建議下,她于19歲遠赴英國,并于1992年獲得英國劍橋大學發展經濟學碩士學位;同年至1995年,先后在高盛集團(GoldenSachs)和美國華爾街投資銀行旅行家集團(TravelersGroup)任職投資顧問,負責中國直接投資項目。1994年和潘石屹(當時是北京房地產公司老總)結婚。1995年張欣辭職回到北京,和丈夫攜手在建筑界打天下,與夫共同創建了“北京紅石實業”,即SOHO中國的前身。從1995年以來,公司已經開發了SOHO現代城、博鰲藍色海岸等有影響力的房地產項目,成功開發多個大型商住項目,成為市場領袖,現為SOHO中國聯席總裁。
張欣曾經拿過幾個國際性的獎項:2002年10月,憑借“長城腳下的公社”獲得了相當于建筑領域奧斯卡獎的全球“建筑藝術推動大獎”。2002年獲得威尼斯雙年展特別獎、2003年入選《商業周刊》“亞洲之星”、2004年底入選2005年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全球青年領袖”。被傳媒譽為“中國最聰明的女人。”現場采訪
A、你為什么把張欣作為你的成功模板?
Maggie:因為我的經歷和張欣有相同的地方。她和我都不是那種從幼兒園就一直讀書到大學畢業的那種,我們都是中途停了一下,她14歲做工并上夜校,我在高中畢業后沒有考上大學,后來終于找到我喜歡的外貿學院去讀書,對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很珍惜,這一點相信那些一帆風順的人是無法體會到的。而她后來在劍橋取得碩士學位以及和夫君一起取得的成績都讓人佩服,欣賞她的風采以及她的活力。還有一點,我特別欣賞她的理念并認同之,她接受香港雜志采訪時說過一個蛋糕理論,說因為沒有按部就班的求學經歷,讓她少受傳統的規范,可以有一種很自然的、直接的表現,對自己的感覺和環境都很敏感,所以才會對建筑有一種直覺,她說教育愈多愈爛,當然做為一個碩士,一個讀了那么多書的人不可能說自己受的教育都是失敗的,她說的是,好多的教育是讓我們跟著經驗走,扼殺了我們的創造力。
我深有同感,特別在中國的教育更是如此,我們從小要聽話,要認同師長的話,不管他們的話是對還是不對,我們極少有機會表達自己的真實意見。她本來是想讓她的兩個兒子不受教育,讓他們到6、7歲都是自然的狀態,可是因為她忙,所以只能讓他們去受教育。我想如果我有可能我一定盡力和她一樣做到國外正在熱烈討論的“HomeSchooling”,還有,她和先生潘石屹的婚姻也讓我羨慕,我的先生也是一個很有創意的人,我想學習張欣的理念和處事的方法,把自己從個人事業、婚姻家庭都一條龍地幸福。
B、模板的作用對你來說大嗎?
Maggie:當然,首先,張欣做為一個創業者讓我有很大的啟發,比如,她能在14歲時就知道努力打工的同時要去讀夜校,而不是一天只是打工,有空就發呆浪費時間,得知有機會去外國讀書會改變自己的命運,她就存錢去外國留學,雖然我現在暫時無法去留學深造,但是我自己一直在自學,現在我在自學日語和法語,做為一個貿易公司的老板,除了流利的英語,會多種語言對我的工作更有幫助,讓我和我的客戶的交流方面更加自如。其次,張欣在和先生的相處方面也有不少是值得我學習的,雖然他們的好多事情看起來都是相反的,但是仔細總結,你會發現他們有相近的理念。我和先生也是互補型的,巧的是,學理工的他在他的專業上有很好的觸覺,英語卻都不記得了。我一直在找我們的共同點,希望能夠夫妻合作開拓共同事業。
C、在你的生活中,有沒有一件事,因為模板的作用而真的成功了?
Maggie:在我從外企出來創業的時候,好多親友都覺得我太過冒險了:我沒有開公司的經驗,而且在經濟不太景氣的時候出來創業是一個不理智的行為,放棄了固定且不菲的薪水開一個小小的貿易公司,前景不明,有可能成功,也有可能失敗。但是我覺得我的工作經驗以及我的性格都可以開創一個公司,雖然創業初期比較困難。那時,我的床頭擺的全是張欣接受采訪的雜志,香港的和國內的,只要有采訪她的雜志我能買到的都買到了。她的精神鼓勵我渡過了那個艱難的時期,張欣以前沒有在建筑業工作過,但是她后來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我相信我的直覺也是對的,雖然我沒有創辦公司的經驗,但現在我的公司一直按我的想法穩定發展。
真人出鏡:連諫
連諫簡介:
34歲,作家,本名連淑香,現居青島。為《希望》《女友》《家庭之友》《愛人》《瑞麗》等幾十家時尚雜志供稿,并在多家雜志開設專欄,在新浪也開了專欄“和自己談戀愛”。喜歡用尼采的一句話詮釋自己的生活態度:受苦的人沒有悲觀的權利。已出版主要作品:長篇小說《口香糖男人》,短篇小說集《愛情不外賣》《愛上情人節》《草編愛情》《比愛情更疼》《暗傷》以及隨筆集《一生一次花開》,小說《秘密》被改編成電影。
連諫的成功模板:J·K·羅琳
J·K·羅琳簡介:
著名作家,34歲,現居愛丁堡。她自小喜歡寫作和講故事。24歲那年,她在前往倫敦的火車旅途中,一個瘦弱、戴著眼鏡的黑發小巫師一直在車窗外對著她微笑。7年后,羅琳把這個名叫哈利·波特的男孩的故事推向了世界,哈利·波特成為風靡全球的童話人物。
當時她是一位單身母親,母女的生活極其艱辛。在開始寫作“哈利·波特”系列兒童小說的第一部《哈利·波特與魔法石》時,因為自家的屋子又小又冷,時常到住家附近的一家咖啡館里把哈利·波特的故事寫在小紙片上。不過,她的努力很快得到了回報。小說一出版便備受矚目,好評如潮,大獎頻至,其中包括英國國家圖書獎兒童小說獎,以及斯馬蒂圖書金獎章獎,隨后又分別于1998年與1999年創作了《哈利·波特與密室》和《哈利·波特與阿茲卡班的囚徒》,進一步轟動了世界。2000年7月,隨著第四部《哈利·波特與火杯》的問世,世界范圍的“哈利·波特”熱持續升溫,創造了出版史上的神話,還獲得了英國女王頒發的英國皇室杰出勛章。J·K·羅琳在2001年的圣誕次日再次披上了婚紗,丈夫是尼爾默里醫生,他們已經有了一個小女兒———戴維·羅琳·默里。至今“哈利·波特”系列共有五部面世,J·K·羅琳被稱為“全世界最會講故事的魔法媽媽。”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