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北京2月1日電 綜合本報駐外記者溫憲、吳云、于青、廖政軍、孫天仁、吳志華和新華社報道:《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以下簡稱《公約》)秘書處新聞官員1日說,根據2009年12月聯合國氣候變化會議達成的《哥本哈根協議》,一些國家已向該機構通報了各自的減排目標或溫室氣體控制行動信息。該機構晚些時候將就此發表公告。
《哥本哈根協議》要求在2010年1月31日前,發達國家向《公約》秘書處提交或通報2020年減排目標。發展中國家則可通報自愿減排計劃或者溫室氣體控制行動計劃。這名官員表示,許多國家的通報都是以書面形式提交給該機構執行秘書德布爾的,有關1月31日前各國通報減排目標或溫室氣體控制行動信息的規定并非強制性的。
發展中大國大幅度控制溫室氣體增長
盡管按照《公約》及其《京都議定書》規定,發展中國家不承擔強制減排義務。但從發展中國家近日向《公約》秘書處通報的各自減緩氣候變化行動的計劃或信息可以看出,許多發展中國家,尤其是發展中大國均提出了大幅度控制溫室氣體增長的計劃。
中國日前已經向《公約》秘書處通報了中國所宣布的應對氣候變化國內自主減緩行動信息。中方再次重申將努力到2020年使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到4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的比重達到15%左右,森林面積比2005年增加4000萬公頃,森林蓄積量比2005年增加13億立方米。中國在給《公約》秘書處的通報中說,上述中國自主減緩行動的性質是自愿行動。
印度政府日前向《公約》秘書處正式提交了書面形式的減排計劃,表示將努力實現2020年單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20%到25%,但這一目標將不適用于農業生產部門。同時再次重申,此目標只能是完全基于自愿原則,而不可能具有法律約束力。
巴西通報的計劃顯示,到2020年,巴西將溫室氣體排放量在預期基礎上減少36.1%至38.9%。承諾法案已通過眾議院和參議院審議,目前正在提請加大減排力度。
印度尼西亞政府在提交的報告中重申將二氧化碳當量的減排量降低26%到40%,其中26%的承諾是無條件的單方承諾,41%的承諾需要以獲得相應的國際支持為前提。報告規定印尼將在7個方面展開減排行動,其中包括減少森林砍伐,推廣新能源和節能技術,加強公交系統減排和垃圾管理等。
發達國家減排承諾不盡如人意
就目前發達國家通報或已作出的承諾來看,其減排目標與發展中國家要求它們將減排幅度提高至40%的要求相差甚遠,與聯合國的相關要求也有很大距離。
美國氣候變化特使托德·斯特恩1月28日致信《公約》秘書處執行秘書德布爾,表示美國接受《哥本哈根協定》設立的無法律約束力的溫室氣體減排目標。斯特恩在信中說,美國將以2005年的水平為基準,到2020年減排17%。斯特恩還說,一旦美國國會通過碳減排法案,美國將提交最終減排目標。而據《華盛頓郵報》報道,美國總統奧巴馬1月29日在一項聲明中宣布,美國的目標是至2020年減排28%。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