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日前,兩市已有143家上市公司公布了2009年度報告,其中24家在去年四季度獲得“華夏系”基金的青睞,加上因債轉股而提前披露十大流通股東的山鷹紙業,多達25家上市公司的前十大流通股東中存在“華夏系”的身影,包括華夏大盤、華夏策略舵手王亞偉介入的8家公司。這些個股,已先行向市場透露了“華夏系”在今年的布局思路。
布局新能源、減持地產股
日前,京投銀泰、 中孚實業、 銀星能源、 新湖中寶、棲霞建設等公布的年報中,都出現了“華夏系”身影。截至去年末,京投銀泰獲得3家華夏旗下基金入駐,合計持有流通股本的4.25%,其中華夏大盤新增近500萬股,華夏紅利、華夏盛世精選持有中孚實業流通股本的2.07%,銀星能源則突現兩家華夏基金的買入,合計持股比為1.47%。
與此相反,新湖中寶則遭到“華夏系”大幅減持,華夏成長減持1147萬股、華夏藍籌減持1084萬股,華夏紅利與華夏復興則更是直接退出十大流通股東的名單;棲霞建設也同時被兩家華夏基金大幅減持,一家華夏基金或已悉數拋售。事實上,華夏基金的上述操作情況,恰好與“華夏系”介入的其他個股暗合,整體體現出今年華夏的投資思路:配置新能源、潛伏題材股、減持房地產股。據記者統計,截至去年末,“華夏系”所持有的新能源個股有中孚實業、銀星能源、 臥龍電氣、寶新能源等,整體操作方向為新增或增持;而與此對應,新湖中寶、棲霞建設、青松建化、 太行水泥等房地產、建材業上市公司則遭到“華夏系”大幅減持。業內人士認為,中國減排承諾等利好,令新能源概念始終具有較大的想象空間;而對地產類個股的減持、拋售,應該是出于對2010年地產業發展景氣的擔憂。
王亞偉屢押“大題材”
華夏領軍人物王亞偉所掌管的華夏大盤、華夏策略兩大基金在去年四季度的持倉股幾乎分屬于不同行業,顯示出其并未對某個特定行業先行布局。不過,深入分析后發現,王亞偉買入的個股并非平淡無奇,選股策略上,更擅于發掘潛在重大題材。首先是區域性經濟熱點,例如去年年末其堅定重倉的渝開發,屬于重慶板塊,不僅將受益于重慶經濟振興,更具備大股東重慶城投對公司的重組、整體上市的預期,目前仍處于其建倉成本區間內,后市表現依然可期;與此類同的尚有云南股麗江旅游、安徽股山鷹紙業等。
而在資產重組整合概念方面,王亞偉的操作更為“明目張膽”。例如具有定向增發預期的南通科技,王亞偉為首的5家華夏基金全線出擊,連續兩個季度買入,目前合計持有流通股本的11.93%,成為不折不扣的“華夏獨門股”。同樣具有資產整合預期的東湖高新、京投銀泰、長航油運等,也都被王亞偉收于囊下。回顧王亞偉歷年來擅于捕捉冷門牛股、潛在重大利好的歷史,這些“大題材”個股能否在后市錄得佳績,值得期待。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