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自己第一份工作的時候,看到餅店的主管即要做搬運工又要做清潔工,同時還要做營業員、司機、出納等等角色時,即感到非常的羨慕并偷偷向他學習,同時也會為自己樣樣都能學會而沾沾自喜。而今天我們餅店里招聘的八十、九十年代的孩子們這個不會那個不懂,這個干不好那個干砸了,還不肯主動去學,即使指揮他們干也是結果不滿意,簡直是一群嬌生慣養的沒有出息的孩子!每當面對這樣的問題時,我們往往是最頭痛的,也在想為何現在的孩子為何會如此呢?
在我們那個年輕的哪個年代,其實自己在大人眼中也是被看不順眼,但我們為何會成功呢?我想理應從國內的生活環境及教育方式對我們的影響講起,六十、七十多子女的我們從小到大生長在物資貧乏的年代,很少接觸到新鮮事物,受的教育環境是:做多事少說話、不受關注、按大人的意愿去思考、按規矩做事、多受批評少表揚;八十、九十獨生子女的他們從小到大生活在物資豐富的年代,天天接觸到新鮮事物,受的教育環境是:多思考再行動、家庭的中心受關注、按自己的意愿去思想、在鼓勵下把事情做好、多受鼓勵少批評;
不同的生活環境讓不同年代的人養成了不同的思維方式,所以當我們還象自己那個年代期望他們和我們一樣的時候,或許已經不適合了。下面的故事是我每次拜訪客戶時說的,每次會引起他們的掌聲,同時留給他們更多的是思考;
有一飯店的老板特別喜歡吃烤鴨。為此,他還特地請來了一位專門做烤鴨的廚師。說起這個廚師的手藝,吃過他做的烤鴨的人每每都是贊不絕口,唯獨老板每次都是吃不夠,但從不沒有夸獎廚師的手藝。
有一天中午,老板在飯店招待貴賓,他發現盤子里的烤鴨只有一只腿,他就生氣的把廚師叫來責問,但廚師不慌不忙的說,為了保證品質,我們現在的鴨子現在開始全部是自己養殖的,就只有一條腿;老板當著客人的面不好發火,等宴席完了把廚師叫上,來到養殖的地方去查看。
正值下午時分,鴨子正好的午休,它們一條腿收起站著睡覺;廚師得意的對老板說:“你看我們的鴨子不是一條腿的么?”老板暗想,我也有插隊落戶經歷的,農村生活讓我知道的不少,老板伸出手使勁的拍了幾下,鴨子受到驚嚇紛紛露出另一條腿走動了。老板得意的對廚師說:“你看,鴨子不是有兩條腿么?”
廚師笑著說:“是呀,是兩條腿,但只有掌聲,鴨子才變成兩條腿!”
你除了對團隊指手劃腳外,你給過團隊掌聲么?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