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國家林業局、教育部、共青團中央主辦的全國生態文明建設高層論壇8月1日至2日在黑龍江省大興安嶺地區漠河縣舉行。市委書記陳榮高應邀在這一全國生態文明建設最高規格、最高水平的論壇作了題為《堅 持以人為本不斷提升生態文明建設的惠民度》的主題演講,介紹了麗水努力成為全國生態文明建設先行區和示范區的實踐,重點就生態文明建設與改善民生的關系作了深入闡述。作為承辦地之外全國唯一受邀參加論壇演講的地方黨政代表,陳榮高的發言及麗水生態文明建設的成效、做法受到與會專家、學者的熱議與充分肯定。
應邀參加這次論壇并作主題演講的還有中國生態文化協會會長江澤慧、中國工程院院士張齊生、北京大學城市與環境學院田德祥教授、北京師范大學環境教育中心黃宇博士、中國生態道德促進會會長陳壽朋、國家林業局濕地辦主任馬廣仁等,大家就生態文明建設的最新理論成果和實踐經驗、新形勢下建設生態文明的有益對策等進行了深入、廣泛的交流與探討。
陳榮高在演講中說,作為文明發展理念、道路、模式的重大進步,建設生態文明與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根本一致的,都要求以文明、科學、符合先進生產力要求的方式開發自然,在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社會和諧共生的基礎上促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最終實現人民群眾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和生活質量的持續改善。基于這樣的認識,我們始終把生態立市和以人為本統一起來,把改善民生作為生態文明建設的出發點、落腳點和結合點,堅持用民生需求來“倒逼”生態文明建設,用民生改善的成果來衡量生態文明建設的成效。
陳榮高說,麗水在生態文明建設與改善民生關系上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的做法上。一是突出生態文明建設和改善民生有機結合的動力在于改革,堅持把深化生態功能區調整、山區農民異地轉移、集體林權制度“三大改革創新”作為首要前提。二是突出生態文明建設和改善民生有機結合的根本在于發展,堅持把發展生態經濟作為物質基礎。三是突出生態文明建設和改善民生有機結合的難點在于農村,堅持把破解農民增收難、建房難、貸款難作為突破口。四是突出生態文明建設和改善民生有機結合的基礎在于良好的人居環境,堅持把城鄉人居環境生態化作為基礎工程。
陳榮高說,生態文明建設不能就生態論生態,而要和滿足人民群眾的物質、文化、生態需求更加緊密地結合起來,生態文明建設的惠民度越高,人民群眾共建共享生態文明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就會越高。我們清醒地認識到,麗水的生態文明建設道路還很長,與滿足人民群眾需求、改善民生的結合點還需要進一步拓展,惠及面還需要進一步擴大,惠民度還需要進一步提升。我們將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生態文明建設,把發展生態經濟、優化生態環境、弘揚生態文化與富民、惠民、利民有機統一起來,統籌推進“民安”、“民樂”、“民主”等各個領域的工作,以建設生態文明的實際成效讓人民群眾滿意。
本屆論壇以“生態文明與和諧社會”為主題,國家有關部委負責人、城市代表、各省(區、市)林業部門負責人及生態文明研究領域專家近300人出席此次論壇。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