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內舒適環境研究新動態
在全球范圍內,住宅產品生態節能有兩大發展趨勢,一是調動一切技術構造手段,達到低能耗、減少污染并可持續性發展的目標;二是在深入研究室內熱工環境(光、聲、熱、氣流等)和人體工程學的基礎上(人體對環境生理、心理的反映),創造健康舒適而高效的居住環境。
傳統的中央空調系統,主要致力于控制室內溫度、濕度、噪聲等物理指標。為達到室內一定的供暖和制冷要求,以空氣為介質,需將新風量3-4倍的室內空氣循環使用,重新加熱或制冷并與新風混合再送回室內。不僅導致能耗的增加,同時易產生噪聲、風感等不適感覺,也增加了疾病交叉感染的可能。
當前,歐洲新型生態空調系統則采用室內調溫與新風系統分離的方式,即樓板輻射與置換式新系統。技術的研究和應用最初源于大型辦公建筑,而將公建中成熟的技術系統應用于住宅之中,需要解決住宅設計中一些特殊的問題。
舒適節能高新技術體系應用
五合國際在深入研究國際先進技術基礎上結合在中國的實際工程實踐,歸納總結了適合中國國情的八大方面十八大住宅生態舒適節能高新技術系統:
八大方面
1、外圍護結構系統
2、太陽輻射的控制與改善
3、自然通風與采光的利用
4、可再生能源的利用
5、高舒適度、低能耗的室內環境控制系統
6、降低噪聲的技術與構造系統
7、水資源循環利用系統
8、提供高舒適度的其他技術系統
十八大技術系統
1、高效保溫隔熱外墻體系
2、熱橋阻斷構造技術
3、高效保溫隔熱屋面技術與構造設計
4、高效門窗系統與構造技術
5、高性能保溫隔熱玻璃技術與選用
6、高性能遮陽技術系統
7、建筑輻射采暖制冷系統
8、置換式全新風系統
9、住宅主動通風與“房屋呼吸”技術系統
10、能量活性建筑基礎與地源熱泵系統
11、高效太陽能利用系統
12、PCM_相位變化蓄熱材料技術體系的應用
13、衛生間后排水成套系統
14、隔聲降噪,外墻及浮筑樓板技術
15、提高住宅光環境舒適性的技術系統
16、綠色屋面技術系統
17、中水循環及雨水回收再生利用系統
18、智能樓宇自控系統
在工程建設中,我們一方面引進國外先進技術為我所用,另一方面,全面系統地消化、吸收引進技術并努力創新,不斷增強自主研究開發的能力,并開辟各種渠道,結合工程設計和技術改造項目,推廣應用新工藝、新技術、新材料、新設備。我們的基本原則是:技術系統立足于國產產品,關鍵設備材料采用在國內市場上可以購買到的國外產品。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