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質能:機遇與挑戰并存
生物質能是太陽能以化學能形式貯存在生物質中的能量形式,即以生物質為載體的能量,它直接或間接地來源于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一種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可再生能源,同時也是唯一一種可再生的碳源。
生物質能同太陽能、風能、水能、地熱能、海洋能等一起同屬可再生能源和綠色能源,因而對于降低我國碳排放有著重要意義。
生物質能通常用稻殼、秸稈、樹皮等“綠色能源”作為燃料來發電,凱迪電力的本意是想除了生物質發電的同時,稻殼、秸稈燃燒后的灰渣可進行綜合利用,形成生物質-發電-化工循環經濟產業鏈,并且該發電項目利用生物質燃料作為清潔能源,可大大減少當地對農業廢料處理產生的環境污染,符合國家相關的規定和要求。
但業內人士指出,現在的生物質發電面臨的重大困難在于稻殼、秸稈、樹皮等燃料來源成本的不穩定性和規模性的問題。除此而外,燃料的運輸與保存也是一個不小的困難,因而國內生物電廠的經營現狀都不容樂觀。
對此,陳玲坦承道,傳統燃料來源主要困難在于從農民手中收購,相對沒有群體組織性,成本、來源較難控制。凱迪電力是二手準備,一方面與農民有收購協議,另一方面我們自己也在燃料來源上另辟道路。例如,凱迪電力自己種植類似刺槐的一些植物,這些植物生長期比較短、燃燒熱量比較高,可以在保證傳統燃料來源的基礎上補充我們自己的燃料儲備。
生物質能發電貢獻業績尚需時日
雖然生物質能發電屬于剛剛起步、前景光明的再生能源產業,但但從業績貢獻嚴格來講,仍然有不少困難。
凱迪電力2009年報顯示,對于年前收購的9家生物能發電皆有或多或少的虧損,盡管金額不大,但何時能夠盈利投資者也是非常關心的。
對于生物質能發電貢獻業績的問題,董秘陳玲謹慎地表示,生物質電廠從投產到運營需要1年左右的時間周期。此外,公司方面也有考慮,在可能的條件上,不排除會收購部分已投產發電并盈利的生物質電廠,但這需要董事會來決定。
由于生物質能發電對于業績的貢獻尚需時日,因而凱迪電力的煤礦產業、潔凈煤發電、工程總承包等業務還需為生物質能發電產業的順利推進“保駕護航”,保證公司在產業轉型期間的穩定盈利水平和現金流,奠定未來的發展基礎,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在2009年報中凱迪電力表示要“發展生物能源技術、打造世界環保品牌”的發展戰略,對此,董秘陳玲表示,“是有一定的難度,但像海爾、萬科等這樣的大企業也都是一步一個腳印走出來的。我們有敬業的精神和堅強有力的團隊,無論從技術上、管理上,運營模式上都有我們自己的創新。”
在采訪的最后,凱迪電力董秘陳玲表示,“我們所有的員工和股東都在向這個目標去努力,為低碳經濟的發展,為保護地球做出我們的持續貢獻。并在實現這個目標的過程中,為股東創造更大價值。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