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 日韩 综合 图片,精品亚洲成A人在线看片,亚洲 无码 制服 日韩,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久久2017

您好,歡迎來到綠色節能環保網 [請登錄] [免費注冊]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行業新聞 > 今日焦點 » 正文

低碳發展不是炒概念 能源策略新選項

發布時間:2010年3月12日 來源:國際金融報

....

 

  發展不是炒概念


  不過,盡管我國新能源、清潔能源發展迅速,但實際上,在我國目前能源使用模式中,傳統能源依舊占了很大比重。


  全國政協常委鄭楚光日前的一番言論也引起了大家的思考。“現在我們提低碳經濟還為時過早,因為仍有很多基礎性的工作還沒有做。我國低碳發展的現狀依然是‘戰略構思不合理,技術路線不明確’。”


  對此,中商流通生產力促進中心分析師宋亮表示,雖然低碳流行,是未來發展的趨勢,但目前普遍存在一些問題,為低碳而低碳,不結合實際情況,投資存在比較嚴重的重復建設,比如說,有些新能源技術,大家一哄而上,缺乏戰略研究和規劃。
 

  “大家都在呼吁要發展低碳經濟,可是往往停留在表面,講究的是素質,而不是技術。”上海弘和環??萍加邢薰矩攧湛偙O趙廣齊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我國現在搞的很多所謂低碳產業,其實并不低碳。


  北京理工大學教授崔新生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采訪時也表現出了同樣的擔憂,“首先就是我國目前技術還不過硬,如煤的無碳化處理、二氧化碳的捕獲與封存技術等都不過硬。而由于這些技術需要大量資金,進而產生的就是成本問題和誰來投資的問題,還有就是成本和收益間能否最終達到相對平衡。”


  “同樣,在具體能源組合上,國家相關部門還未作出規劃,其中碳交易問題在我國還沒有實行強制性措施,尤其二氧化碳排放量較高的都是國有企業,怎樣為他們制定減排目標、怎樣銜接相關的產業鏈等,都需要等待措施的出臺。”崔新生指出,“在碳基金設立、協調地方政府GDP發展與經濟增長模式等同樣需要相關部門的思考。”


  不過,相關統計也顯示,有大約90%以上的省市調低了今年GDP的增長目標,不再片面追求高增長,轉而更注重經濟結構調整。還有一些有實力的國企和民企也紛紛投資挺進低碳產業,以期占據發展的制高點。


  技術革新最關鍵


  業界目前比較認同的一個說法是,發展低碳經濟是改變我國粗放式經濟模式的必然要求,也是培育未來經濟增長點的主動選擇。然而,什么樣的發展道路,才既符合我國實際情況,又能真正實現低碳經濟、達到可以持續發展之路呢?


  林伯強認為,中國長期內經濟結構肯定要改變,而短期強制式改變經濟結構則會影響經濟增長。“所以,不能把節能減排的希望寄托在短期經濟結構調整上。”


  林伯強指出,中國現階段經濟轉型的低碳戰略應該是節能為主,發展清潔能源為輔,石油替代保障能源安全。


  而上海弘和環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陳鴿飛則表示,“低碳實際上是技術創新,而我國現在似乎更多強調素質教育,靠節省來達到低碳消耗的目的,這實際是治標不治本的技術。所以中國要真正實現低碳經濟,技術革新是惟一的出路。”


  針對中國低碳經濟發展的道路問題,兩會期間也引起了代表委員們的熱議。全國政協委員、中央財經大學教授賀強在提案中就指出,國家立法部門盡快健全與碳排放相關的法律法規,使環保部門在執法時有法可依,同時提高碳排放源的監測水平,加強碳排放量的監管水平并加大對超額碳排放的懲罰力度,做到執法必嚴;并且應該建立“低碳評估體系”,把碳排放指標完成情況與各級政府政績相掛鉤,成為今后10年考核各地經濟工作的關鍵指標。


  九三學社則在其《關于推廣低碳生活提升社會可持續發展能力的建議》中指出,政府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資源消費體,“政府部門應當重視節能,率先垂范,建設低碳型政府。”


  此外,臺盟中央還建議,建立適應低碳經濟發展的“碳金融制度”,打造出包括銀行貸款、直接投融資、碳指標交易、碳期權期貨等一系列金融工具組合而成的碳金融體系。     傅光云 見習 黃燁

2頁 當前為第 2[首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末頁]


(官方微信號:chinajnhb)
(掃一掃,節能環保信息隨手掌控)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