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基本建成節水型社會
“節水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績,但是長期形成的用水結構性矛盾和粗放型用水方式尚未根本改變。以財政激勵和水價政策為主的市場調節機制還有諸多待完善之處。”水利部副部長胡四一說。
針對目前存在的問題,國家將根據水資源的緊缺程度及資源補償的要求,合理確定各類用水的水資源費標準。對產業政策明確的限制類、淘汰類的高耗水企業將實施懲罰性水價。同時,將運用市場機制,引導鼓勵用戶和消費者購買節水型產品。此外,國家將加大財政對清潔生產、節能減排等節水項目的資金補助,引導社會資本進入節水型社會建設。
作為優化我國水資源配置的南水北調工程,將分東、中、西三條水線路,實現長江、淮河、黃河、海河四大流域水資源的合理配置,構成我國水資源“四橫三縱,南北調配,東西互濟”的新格局。工程全部建成后,每年的調水量相當于在北方再造一條黃河。
水利部部長陳雷近日透露,2020年我國將建立現代水資源管理體系,基本形成節水型社會新格局,全國萬元GDP用水量有望比現狀降低60%以上,新增供水保障能力795億立方米。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