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一臺“水空調”平均每天耗水10噸,每年夏季使用3個月就年耗水900噸。由此推算,5萬臺“水空調”每年要從杭州地下抽出4500萬噸地下水,相當于4個西湖的蓄水量!
真正的“水空調”可以達到水資源循環利用的最大化,為何民間“水空調”在當初設計時沒考慮到對水的浪費?
朱建偉告訴記者,目前實際使用“水空調”的過程和最初的設計方案相比,少了“回水井”這一環節。“我們設計時已經考慮到水的循環利用,所以除了取水井,還增加了一個回水井,即把使用后的水再回灌到回水井,這樣就不存在浪費地下水的問題了。”
根據朱建偉的設計,回水井和取水井不能太近,至少要有4米至5米的距離,這樣既能保證取水井的低溫,又能確保水能夠及時補到地下。
那么為何在實際使用中,漏了“回水井”這一環節?記者了解到,回水井和取水井不一樣,打井的難度要大很多,多打一個回水井,需要多付200元左右的打井費。為了降低成本,在經銷商環節就省去了回水井的安裝。
一般人普遍認為,浙江屬于水資源相對豐富的地區,江河湖泊多,雨水也充足。但浙江省地質環境監測總站高級工程師姜云告訴記者,事實并非如此。“浙江雖然水網密布,但人均水資源量僅1900立方米,地下水資源更是常年處于入不敷出的狀態。”姜云說,浙江的水資源還存在著分布不均的問題,如杭嘉湖和寧紹地區,耕地面積占全省近一半,水資源量只占四分之一,都是地下水嚴重缺失的重災區。
不少地質專家呼吁,“水空調”早在兩年前就已經現身杭州,但由于數量不多,沒有引起相關部門重視。如今成規模的“水空調”出現,不僅造成了大量的水資源浪費,甚至會對地質生態造成嚴重威脅。
可能引發地質災害 “水空調”或應叫停
過度開采地下水,究竟會帶來怎樣的危害?姜云說,超量開采地下水,輕則導致水井枯竭,地下水水位大幅急速下降;重則形成地下水降落漏斗,造成地面逐漸沉降、塌陷,對地表上的建筑物造成威脅;更有可能引起水質的變化。
姜云還強調,沿海地區如果地下水開采過量,還會引起海水侵蝕、地下水咸化等更嚴重的危害。
記者查閱相關法律法規,在《浙江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辦法》中明文規定:對直接從地下、江河、湖泊取水的,實行取水許可制度。也就是說,地下水不能隨便用。
杭州市城管辦公用事業監管中心副主任嚴力云總結出民間“水空調”的三個特點,一是單根取水管的出水量較小;二是取的是淺層地下水,就像是城區的土井;三是住家和小作坊都在使用,既有商用,也有民用。
基于以上三個特點,嚴力云提出了監管的兩大難處,“作為城管辦,目前已經將杭州的所有公共深井有效地監管起來,但對民用土井的監管并不屬于職能范圍;另外,大量開采地下水必須要經過審批,但按照相關規定,少量的、民用采集地下水,不需要辦理審批手續。”嚴力云說,相關政策讓使用“水空調”的人有空子可鉆,給管理帶來了困難。
嚴力云表示,目前,“水空調”問題已作為杭州市城管辦公用事業監管中心一個新課題提出,“我們將會根據經銷商提供的‘水空調’設備數量再進行一次排查,充分了解杭州目前的‘水空調’使用情況,并聯合地質部門調查對地下水的影響,盡快研究出解決方案。”
浙江大學法學教授孫笑俠表示,一方面,相關職能部門要立即行動,緊急叫停“水空調”的使用,同時在法律法規上加以完善,如地下水合法使用權、合理使用量的界定等;另一方面,相關部門要積極向市民普及節水的必要性和緊迫性,“畢竟水資源涉及城市生活的每一個人。”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