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城市試點
越來越多的城市開始意識到這一點,加快了轉型的步伐。山東省日照市的房主在購買商品房時,除了拿到與其他城市類似的各種資料外,還多了一樣東西:太陽能熱水器使用說明書。
日照市政府規定,新建建筑的開發企業要按照設計統一組織安裝太陽能熱水器,以確保建筑外觀和產品質量。
日照市是第一個申請加入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氣候中和網絡的中國城市,并于2007年獲得了首屆“世界清潔能源獎”,其目標就是建成“太陽能之城”。
目前,日照市建成區太陽能熱水器普及率達到99%,許多交通路口、廣場公園、大部分小區內路燈、草坪燈等公共照明設備也采用了太陽能光伏發電技術;農村地區普及率達到30%以上,超過60000平方米的大棚利用太陽能集熱板保溫,太陽灶和太陽能冬暖式大棚都充分利用了太陽能資源。
據統計,僅規模化應用太陽能一項,日照市就相當于每年減少了30.39萬噸二氧化碳排放量。
老工業基地沈陽近年來也在低碳之路上嘗到了甜頭。沈陽市是科技部地源熱泵技術推廣的試點城市,通過在耗能大的大型商廈、超市及賓館實施地源熱泵技術,以及對中小型供熱鍋爐進行能源替換,2006年,沈陽市地源熱泵技術應用面積達到312萬平方米,2008年應用面積達到3440萬平方米。預計到2010年,沈陽市地源熱泵技術的應用面積將達到6500萬平方米,每年可減少排放二氧化碳55.7萬噸。
河北保定市制定了“中國電谷”的發展戰略,持續推動可再生能源產業的大規模應用,并探索新能源電力相關制度安排,被國務院選定為首批低碳城市試點之一,目前保定已經初步形成光電、風電等六大低碳產業體系,并且擁有多項自主創新技術。
在交通領域,中國在11個城市優先實行了公共交通優先的發展戰略,北京市“公交優先、降低票價”政策在2004年制定,并相繼出臺了具體執行意見。在2007年北京市居民出行方式統計中,公交出行率超過小汽車,達到了34.5%,2008年北京市二級和好于二級的天數達到了274天。
不過,目前中國城市的低碳實踐只是零散性的和嘗試性的。氣候組織《中國低碳領導力:城市》報告稱,中國城市系統解決能力尚弱,一些城市的低碳實踐,只是“領先性的探索和嘗試,尚未形成系統的低碳經濟發展框架”。
“探索中國城市的低碳發展之路任重道遠,需要更多的政府部門、研究機構、企業以及國際組織多層次、多方位地支持和參與。”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長李俊峰說。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