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回路轉
外界一度認為,應該是國投電力聯合英利控股最后以0.69元中標。這個價格在業界一石激起千層浪,反對聲眾多,認為將會對之后的國內光伏電站項目競標起到不好的示范作用。
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理事長、國務院參事石定寰稱,3月底之后,國家能源局也考慮到各方的建議,決定對招標方進行深度評估,價格委員會重新再請專家審核。
知情人士透露:“0.69元的競標價在上報時,最終卡殼在價格司,遂決定重新評估方案,在0.69元和1.2元之間斟酌。”
本報獲悉,4月至5月期間,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等相關官員、行業專家,數次前往意向企業做相關的調研。
在這個勝負關鍵的當口,又發生了件讓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國投電力退標了。
國投電力內部人士6月24日向本報透露:“考慮到行業的健康發展,我們6月份主動退出了。”
該人士稱,“最初對這個項目的決心比較大”,國家擔心如果以0.69元/度的價格中標,可能會成為以后項目的標桿電價,會挫傷其他投資商的熱情,因為其他廠商在這個電價下不能盈利。
“我們主動退出,國家沒有補償,我們也不敢找有關部門要補償。”該人士表示,今后,只要時機合適,盈利能力上有保證,我們肯定會再次參與其他的光伏發電項目。“公司會參與太陽能發電行業的發展,這個戰略從來沒有變。”
英利控股的首席財務官李宗煒也告訴本報,最終退出,確實因為價格上的問題。他表示,這沒有關系,今后還有很多機會,而繼續下去意義不大,退出是國投電力和英利控股兩家公司商量一致的結果。
英利控股另外一位人士透露,公司還將與國投電力有另外的大型項目合作,稍候即將公布。
就這樣,招標委員會選擇了位居第二的中廣核能源,以1.09元勝出。
爭議中勝出
中廣核的一位內部人士告訴本報,中廣核其實在5月17日,就接到通知了,但那時還需要等待能源局的核準。
6月13日,周六,國家發改委電話通知中廣核聯合體中標,6月24日,正式文件傳達至公司。本報從權威渠道獲悉,三家將共同成立運營管理公司,中廣核持股51%,比利時Enfinity公司持股29%,百世德持股20%,運營期為25年。
6月25日,國家發改委能源局新能源司副司長史立山向本報證實了國投電力主動退出的說法。史立山稱,最后的評定結果中,招標委員會給中廣核打了最高分,中廣核最終勝出。
中廣核人士表示,公司的資質和業績也是招標方著重考慮的,“我們已投了多個光伏發電項目,而國投電力卻是首次進入光伏領域。”他透露,中廣核最近還在進行寧東300MW光伏并網發電一期項目招標,總投資75億元。
并不是所有人都對這樣的招標結果滿意。北京科諾偉業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朱偉鋼稱,聽說在敦煌特許權招標項目附近,還要再建50兆瓦的光伏電站,上網電價為1.09元/度,愿意以這個價格做的企業都可以做。他對此表示擔憂,“對于企業來說,1.09元/度的價格,項目的利潤空間很小,盈利仍然比較困難,個人認為1.5元/度的電價才比較合理。”
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理事長、國務院參事石定寰認為,1.09元的這個價格,仍然不能反映真實的情況,國內未來光伏電站的標桿價,也不能完全按照這個來訂。他倡議,國家若要扶持這個產業,不能在價格上定得過死,還是要比較寬松些,讓企業享有合理的利潤。
總結競標經驗,中廣核聯合體的實質操作人認為,三家企業配合默契,有前方打仗的,有造槍炮的,并且,在利潤分配上沒有異議,顯示了非常好的業界成本控制能力。
仍然有人質疑百世德業內知名度不如其他企業,方鵬對此表示,經過招標委員會的層層篩選就已經說明問題。
“這是一個綜合實力的比拼。”方鵬稱,“就像考試,除了業務能力外,你要了解導師的意圖和選題方向。”他認為,之所以勝出,在于三家聯合體對中國的投標過程、決策過程、對國際電價系統的成本水平和自身的成本結構有了有非常細致的了解。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