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開資料顯示,江西賽維LDK在成為全球最大的多晶硅片生產商的基礎上,又投資了蘇州BestSolar(百世德)公司,正式進入太陽能電池片領域;中電投、大唐和國電等則紛紛提出從“多晶硅-電池-太陽能發電”等方面全面介入光伏太陽能發電領域。
潘家瑞認為,國家目前警示光伏產能過剩,主要是針對技術水平低、工藝落后、產能較小、環保不達標的企業,“這就要求企業加強自律、提高行業規范性”。
保利協鑫擬投7億美元擴張硅片項目
每經記者 李凌霞 發自深圳
繼7月底,保利協鑫(03800,HK)成功向大股東朱共山收購了旗下從事多晶硅生產的江蘇中能后,保利協鑫日前啟動了江蘇中能的擴產計劃。
保利協鑫宣布,公司計劃向江蘇中能總投資7億美元,用于開發一項總產量為二千兆瓦的硅片項目。同時,公司就此在2009年9月15日與徐州市政府簽訂了相關的投資協議。據悉,此次保利協鑫用于投資的江蘇中能硅片項目的資金將通過集團內部資源以及銀行融資支付。公司計劃首期投資總額約為3億美元,而徐州市政府則同意就開發該項目提供相關的政策協助。
一位從事太陽能電池組件業務的業內人士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今年以來,隨著歐美等市場的萎縮,整個光伏產業鏈的平均利潤下滑了 50%以上。另外,記者了解到,國務院日前已經明確表示,要重點加強包括對多晶硅在內的多個行業發展的指導,對多晶硅等新興產業要建立和完善準入標準。同時目前已經有相關的“國家產業調研組”在著手調研并準備制定相關的行業準入標準。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