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文濤并表示,隨著規劃的提高,國家每年的光伏發電項目,包括金太陽和特許權招標,有可能會相應提高數量.不過,短期內由于國內需求量不會爆發,企業仍會倚重海外市場,其戰略不會有太多調整.
此前中國財政部等部委曾提出,將積極運用財政補貼方式加大金太陽和太陽能光電建筑應用示范工程實施力度,力爭2012年以後每年國內光伏發電應用規模不低于1GW,形成持續穩定、不斷擴大的光伏發電應用市場.
成本為王
中國光伏發電市場的形成將以出臺上網電價為標志.市場人士預計,按目前的發展趨勢,可能仍需兩年左右的時間時機方可成熟.
中國政府希望在光伏發電成本降至每度電0.8元左右時出臺上網電價,但機構測算顯示當前國內西北地區平均光伏發電價格至少每度電1.06元才可滿足8%的運營商內部收益率.
降低成本仍然是企業無法回避的功課.而在降成本方面,由于技術壁壘較高的上游多晶硅環節毛利率最大,誰的硅料成本最低,誰就有望報出最有競爭力的組件產品報價,從而率先進入國內市場.
多位官方人士也在峰會上提出,目前上游多晶硅產能缺口較大,也是光伏電池成本難以壓縮的主要瓶頸.去年國內多晶硅產量達約4.1萬噸,占全球產能約四分之一,但仍從美國、德國及日韓等國進口4.75萬噸多晶硅,同比增長達109%.
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副理事長趙玉文提供的數據顯示,國內目前的多晶硅加權平均成本在每公斤30多美元,而平均售價在60美元左右,"售價的高出帶到組件里邊,使我們組件售價也高出了20-25%."
英利綠色能源為代表的一些實施產業鏈垂直一體化戰略的企業,在控制成本方面更擁有優勢.海通證券研究報告顯示,這類自產多晶硅的企業,若按硅料成本40美元一公斤計算,光伏電池組件總成本能做到每瓦1美元,按1.5美元的售價計算,其毛利率高達33.33%.
而以尚德電力和天合光能為首的企業則通過與大型多晶硅企業簽訂長期硅料供應合同以鎖定成本,其成本優勢要稍為遜色.按60美元的多晶硅長單價格計算,其組件成本升至每瓦1.12美元,同樣按1.5美元銷售,毛利率降至25.33%.
目前多晶硅環節國內產能最大的企業當屬保利協鑫.去年該公司產量高達1.76萬噸,位居世界第三;到今年底其多晶硅總產能至少達到4.6萬噸,而于明年中將達至6.5萬噸.
保利協鑫首席技術官代冰亦稱,2010年四季度時,該公司的多晶硅成本已能做到每公斤22.9美元,今年一季度可降至22美元,而其遠景規劃目標是在三年左右的時間將成本降至15美元.
候文濤認為,若多晶硅成本可降至15美元,最終的組件產品報價將有望降至七、八毛錢的水平,將大大有利于上網電價的出臺。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