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關入口:優化配煤結構控制硫份上限
把好減排“入口關”,嚴格控制入爐煤硫份,確定機組燃煤硫份控制上限,實現不同硫份、熱值的入爐煤的混配摻燒,既保證了主系統及脫硫系統正常運行,又創造了最佳的經濟效益。
燃煤硫份對機組運行二氧化硫產生量、脫硫設備正常運行以及經濟性等方面都會產生較大影響。公司嚴格控制入爐煤硫份,按照滿負荷或規定負荷時脫硫設施穩定出力、二氧化硫達標排放濃度和年度總量控制指標三條主線,參考設計硫份,充分考慮燃煤含硫量變化而導致的脫硫運行成本增加,確定機組燃煤硫份控制上限。所屬各電廠盡量采購設計煤種或校核煤種,加強配煤管理,大力摻燒低硫煤,有效控制了燃煤硫份,確保了脫硫裝置安全穩定運行和二氧化硫排放總量滿足達標排放要求。
實施技改:引進新技術提高減排水平
國電電力積極研究引進新技術、新設備,加大技術改造力度,提高節能減排技術水平。
東勝公司實施等離子點火技術、無燃油系統,成為首家無燃油的燃煤電廠。2008年,公司共投入5000余萬元對大同、北侖公司進行燃燒器改造,氮氧化物排放濃度均低于300毫克/立方米。在宣威、石嘴山、大同公司(廠)新建脫硫工程中取消煙氣加熱裝置GGH,實施煙囪、煙道防腐處理,不僅降低了工程成本、縮短了脫硫裝置建設時間、節省了運行費用,而且同等達到煙氣脫硫效果。今年上半年,對莊河、大同、石嘴山、東勝等單位汽輪機進行了高效化檢修和改造,改造后機組降低煤耗6-20克。
積極開展脫硫特許經營工作,大同二廠(公司)二期、三期成為國家首批11個火電廠煙氣脫硫特許經營試點項目之一。2009年,公司進一步擴大試點范圍,積極推進宣威、石嘴山、莊河三個電廠的脫硫特許經營,10月份將進入試運行階段。
2009年,國電電力確定了“新能源引領轉型,實現綠色發展”的總體思路,在發展中,將加大產業結構調整,加快優化能源結構,一面突出發展水電、風電、太陽能等清潔能源,一面積極采取措施降低火電機組污染物的排放,加大“上大壓小”,小火電機組的關停力度,突出大機組、大基地與熱電建設以及清潔煤技術、節約能源技術、提高能效技術的開發和運用,積極構建低碳產業體系。
在新能源戰略的引領下,國電電力與綠色同行,積極發展清潔、高效、可持續的綠色能源,促進企業與環境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祖國的天空,將會因我們的努力而多一份蔚藍。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