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濾機同樣是關系到電鍍產品質量的關鍵設備之一,目前的過濾機主要是筒式壓力過濾機,不同電鍍工藝和過濾方式選擇不同類型的過濾機,包括水泵類型、濾芯類型、過濾精度、過濾能力等,過濾機的發展和種類完善對電鍍溶液的維護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二十年前,電鍍行業很少使用超聲波設備,現在則十分普遍。超聲波的空化效應,可以大大加快前處理的脫脂、除銹,縮短處理時間,提高脫脂、除銹的效果。
為了提高電鍍質量,其它電鍍輔助設備如槽液自動管理系統、蒸汽加熱、槽內冷卻管冷卻、添加劑自動補充機、純水處理機等的應用范圍和數量亦逐年擴大,這些設備均是電鍍行業在新時代發展過程中的優勢保證。
3環保工藝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經濟貿易委員會令》第32號關于《淘汰落后生產能力、工藝和產品的目錄》(第三批)第23項限令2003年底淘汰含氰電鍍,《中華人民共和國清潔生產促進法》的推行,以及歐洲共同體《限制電器和電子設備使用有害物質的規定》(RoHS)的執行等,使得越來越多的企業不得不開發和應用環境友好型的電鍍工藝,例如非六價鉻鈍化、三價鉻電鍍、代鉻鍍層、代鎘鍍層、化學沉鎳的無鉛無鎘化、功能電子電鍍的無鉛化、無氰貴金屬電鍍、無氰化學沉鋅等,這些工藝的使用不僅從源頭上削減電鍍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危害,還減輕了對環境的污染程度。
3.1無氰電鍍
使用無氰電鍍工藝代替氰化電鍍工藝,避免了氰化物等有毒物質對操作人員和環境的危害,同時使得廢水處理費用也大大降低。
目前,已廣泛采用氯化物鍍鋅或堿性鋅酸鹽鍍鋅來代替氰化物鍍鋅工藝。堿性無氰鍍鋅是應用較多的無氰鍍鋅工藝,主要成分是氫氧化鈉、氧化鋅和各種添加劑,鍍液的分散能力、深鍍能力、鍍層的韌性等方面均優于氰化物鍍鋅,鍍層的光澤度和結合力則與氰化物鍍鋅相當,例如瑞期化工的RZ-5101系堿性非氰鍍鋅添加劑。氯化鉀鍍鋅在20世紀80年代開始發展,在日用五金行業應用非常廣泛,鍍液的分散能力、深鍍能力略遜于堿性無氰鍍鋅,但鍍層的光亮度、平滑度優于堿性無氰鍍鋅,如瑞期化工的RZ-111,200系酸性鍍鋅添加劑。
堿性非氰鍍銅替代氰化鍍銅工藝在消除氰化物污染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功,目前較為成熟的工藝有焦磷酸鹽體系和有機膦酸體系鍍銅。例如瑞期化工的RP-998系堿性非氰鍍銅添加劑,其成分簡單且穩定性好,覆蓋能力、電流效率優于氰化鍍銅;沉積速度、均一性接近氰化鍍銅;鍍層延展性、伸長率及顯微硬度與氰化銅相近;且鍍液不含氰化物劇毒物,不會對環境產生相關危害。
無氰鍍銀工藝在綜合性能方面與氰化鍍銀還存在一定的差距,至今還不能廣泛地推廣應用和大批量地投入生產。而在無氰鍍金方面,堿性亞硫酸鹽已得到了部分應用,鍍液不含氰化物,電流效率高,分散能力和覆蓋能力良好,沉積速度快,鍍層光亮,結晶細致,孔隙少,鍍層與鎳、銅、銀等金屬基材具有良好的結合力,其缺點是采用不溶性陽極,需要經常補充金鹽。
3.2代鉻電鍍
六價鉻的毒性大,在電鍍過程中析氫嚴重容易形成“鉻霧”,造成環境污染并影響操作人員的身體健康,而且六價鉻的廢水處理成本較高,排放標準較嚴。因此,一些國家已經開始制定法規,要求逐步減少并最終完全停止使用六價鉻電鍍。目前,在裝飾性代鉻方面較為成熟的代鉻電鍍工藝有三價鉻代鉻、錫-鈷合金代鉻、鎳-鎢合金代鉻等。
三價鉻鍍液的毒性較小,僅為六價鉻的1/100,對環境和操作人員的危害小,污水處理比較容易,鍍液的電流效率最高可達50-60%,分散能力和覆蓋能力較好,電流密度范圍較寬,鍍層的外觀與六價鉻鍍層接近,具有微孔或微裂紋的特點,耐蝕性優于六價鉻鍍層。但鍍層增厚困難,一般厚度大于0.3μm時鍍層容易發朦,還不能取代功能性鍍鉻。三價鉻鍍鉻的體系有硫酸浴型和氯化浴型,如瑞期化工的硫酸浴三價鉻RTC-461系添加劑和RTC-491系氯化浴三價鉻添加劑。
3.3代鎳電鍍
隨著國際限制鍍鎳使用范圍的法規出臺,用合金鍍層代鎳的電鍍工藝開始興起,無氰鍍銅錫合金具有很大的潛力,如瑞期化工的CT-734無氰白銅錫,可代替光澤鎳電鍍,鍍層具有良好的焊錫性、附著性、耐蝕性和光澤性。目前市場上的無氰銅錫合金有焦磷酸-錫酸鹽工藝,檸檬酸鹽鍍銅錫合金工藝等,但存在著含錫量偏低,鍍液不穩定等問題,這些工藝還需要研發人員進一步完善。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