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兩分法處置農村垃圾
筆者認為,農村垃圾問題的解決,既不能簡單沿襲傳統的辦法,也不能照搬城市的辦法,必須從農村實際情況出發,因地制宜解決問題。
農村地區相對分散,集中處置成本較高,少量不易降解垃圾可集中處理;利用農村分散居住的優勢,生活垃圾中的主體部分可就近就地處置??刹扇『唵蝺煞址ǎ河袡C廢棄物通過“三料”資源化加以利用,在農戶內解決;少量新型垃圾進入城市垃圾處理系統,進行衛生填埋或焚燒處理解決。揚農村及城市垃圾處理各自之長,避其短。具體的做法是:
第一,肯定、宣傳農村傳統的“三料”資源化處置垃圾的科學性、合理性和有效性,鼓勵、支持農戶以“三料”資源化方法解決有機廢棄物。在現代化進程中,農村一些傳統實踐被貼上“落后”、“不科學”等標簽。如筆者曾問一農村的小學生,菜葉應該放在什么地方?他不假思索地說,應該放在垃圾桶里。顯然,他接受了教科書和老師的教育,而教科書是以城市生活為模板的。實際上,剩余飯菜就地轉化為畜禽飼料,菜葉、灰土、雜草就地轉化為肥料,枯枝、桔稈按燃料處理后又轉為肥料等,這些做法在傳統農村是理所當然的,而現在則逐漸被拋棄。所以,我們需要肯定傳統做法的價值和意義,正面宣傳和強化“三料”資源化的科學性、合理性。
第二,難以“三料”資源化處置的新型垃圾,如塑料材質的袋、盒、瓶及玻璃等,可作為城市垃圾收集的末端或延伸系統進行處理??煽紤]每10戶甚至一個村民小組設置一個垃圾桶,每周或更長時間收集一次,進入城市垃圾處理系統。筆者曾經生活過的日本城市,普通生活垃圾每周收集兩次,舊電器、舊家具則是一個月收集一次,而且需要預約。
新型垃圾進入城市垃圾處理系統,解決了農村的村容村貌及環境問題,也不會給城市垃圾處理系統增加太大負擔。村民生活垃圾以菜葉、菜根等植物類為主,新型垃圾大概占全部垃圾的1/10左右,甚至更低。以每天每人1公斤總垃圾產量計算,若以一個村民小組150人計,其一周的新型垃圾產量約為100公斤。若以一個50萬農村人口的縣計,一天產生的新型垃圾量為50噸,一年不足2萬噸。一個500萬噸容量的衛生填埋場理論上可以供50萬農村人口用250年,而如果收集全部垃圾填埋,則可能在25年甚至更短時間內就被占滿。
總之,農村垃圾應依農村的具體情況來處理,在就近就地資源化利用的原則下,將難降解的新型垃圾送入城市垃圾處理系統處置是可行的,也是有效率的方法。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