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寬投融資渠道勢在必行
黃武俊表示,環保產業發展受到政府和市場重視的同時,也成為產業基金投資的熱點領域之一。國家支持社保基金及各類保險資金對環保產業基金進行投資,鼓勵外資以環保產業基金的形式進入環境產業經濟實體進行投資。在此背景下,各地政府或大型企業牽頭發起環保產業引導基金,帶動社會資金,包括PE、VC以及一些信托資金等,投入到環保產業。自2010年以來,先后成立了6只環保領域產業投資基金,資金規模達到158億元。同時,政府層面也有相應針對節能減排、綠色環保等領域的專項資金,各類環保產業基金成為環保企業投融資的新平臺。
不過,就目前而言,國內環保產業結構分散,業內多以中小企業為主,集中度低,產業集中度的提高需要環保企業通過并購等資本運作手段完成。
黃武俊認為,由于環保業務受地域限制,國內環保企業往往需通過與當地城投公司合作新設公司或通過并購當地企業才能實現業務跨區域擴張,如桑德環境(原合加資源)2009年6月以1204.45萬元的價格,收購咸寧甘源水務有限公司85%股權,2010年10月,以954.80萬元收購咸寧市興源物資再生利用有限公司80%股權,實現向固廢處理產業鏈延伸和跨區域業務拓展。
孫小亮表示,改善節能產業投融資環境,主要有兩種途徑,一種是依靠行政性指令定向改善中小型企業的投融資狀況,另一種則是通過對金融體系的整體改革,從而利用市場優化資金配置結構。近年來,財政部、工信部、發改委出臺了多項旨在改善中小企業融資狀況的政策,在工業節能領域也出臺了多個專項扶持資金。隨著國家金融體系總體持續向好,工業節能產業整體的投融資環境也在持續向好。
與會學者認為,節能環保產業發展的宏觀因素和微觀條件在不斷完善。在產業發展的關鍵時期,除加強企業自身管理、技術水平外,資本運作是企業實現業務快速擴張的另一條重要途徑。節能環保企業應結合自身特點和實力,正確定位,盡可能利用我國初步形成的多層次資本市場,進行資本運作,實現產融的有效結合從而助推產業做大做強。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