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房子有序節能改造
年內全市改造約2萬余套
新建筑要綠色環保,老建筑則有序實施節能改造。 2009年起,煙臺開始實施大規模的既有建筑節能改造,萊山區海天名人廣場和萬光觀海花園是煙臺市首批既有建筑節能改造試點項目。至2011年,煙臺既有建筑節能改造共完成改造面積200多萬平方米,約2.6萬戶余戶居民的住房實現了冬暖夏涼。
今年,煙臺將編制全市既有居住建筑供熱計量及節能改造三年計劃,落實改造區域和具體項目,明確改造內容和實施主體 。年內,全市要完成約194萬平方米的改造任務,折合成住宅約2萬余套。其中芝罘區4萬平方米、萊山區38萬平方米、開發區9萬平方米、福山區15萬平方米、高新區1.5萬平方米,牟平區6萬平方米。具體的項目,有望于近期公布。
同時,煙臺將建立機關辦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節能信息和能耗統計報表制度,上半年確定年度能源審計、能耗統計、能源監測平臺名單,開展監測試點能耗基本信息統計工作,年底前市級建成公共建筑能耗動態監測平臺。開展機關辦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節能改造,年內完成改造面積50萬平方米以上。以山東工商學院為試點,探索開展節約型校園建設。
國家出臺綠色建筑激勵措施
國家財政部和住房城鄉建設部日前聯合發布《關于加快推動我國綠色建筑發展的實施意見》,明確將通過建立財政激勵機制、健全標準規范及評價標識體系、推進相關科技進步
和產業發展等多種手段,力爭到2020年,綠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重超過三成;到2015年,新增綠色建筑面積10億平方米以上。
兩部門強調,對于綠色建筑,星級越高,財政獎勵越多;對于保障性住房及公益性行業,優先發展綠色建筑。
具體措施為,一方面鼓勵保障性住房按照綠色建筑標準規劃建設,明確在制定保障性住房建設規劃及年度計劃時,具備條件的地區應安排一定比例的保障性住房按照綠色建筑標準進行設計建造;另一方面,鼓勵各地在政府辦公建筑、學校、醫院、博物館等政府投資的公益性建筑建設中,率先執行綠色建筑標準,力爭到2014年,政府投資公益性建筑全部執行綠色建筑標準。
中央財政還將支持綠色生態城區建設,引導低星級綠色建筑規模化發展。對符合條件的綠色生態城區給予資金定額補助,資金補助基準為5000萬元,并對建設突出的綠色生態城區相應增加補助額度。
什么是綠色建筑
墻體上爬滿爬山虎,屋頂綠植覆蓋,看上去很綠色。這樣的房子算不算綠色建筑呢?煙臺市墻體材料革新與建筑節能辦公室主任原嘉祥介紹:“綠色建筑并不是綠色的建筑。根據國家頒布的《綠色建筑評價標準》,綠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壽命周期內,最大限度地節約資源,包括節能,節地,節水,節材 ,以保護環境和減少污染,為人們提供健康、適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間,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建筑。 ”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