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 日韩 综合 图片,精品亚洲成A人在线看片,亚洲 无码 制服 日韩,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久久2017

您好,歡迎來到綠色節能環保網 [請登錄] [免費注冊]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行業新聞 > 今日焦點 » 正文

太陽能電池研發:中國不能再錯失機會

發布時間:2009年8月20日 來源:

....

  一面玻璃幕墻、一席玻璃屋頂就是一座座發電站!這是記者日前隨全國人大常委會技術改造與科技創新專題調研組在武漢日新科技光伏工業園看到的情景。

  幕墻上那一組組單晶硅光伏板、屋頂、門窗上那一塊塊薄膜中空太陽能光伏玻璃構成了這個目前國內最大的太陽能光伏建筑一體化并網發電項目。武漢日新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徐進明告訴調研組,他們承擔的項目總功率1.2兆瓦,年發電量160萬度,3.6萬平方米的工業園自用還有富余。

  徐進明說,他們還聯合華中科技大學、武漢科技學院、湖北工業大學和香港理工大學共同組建了產學研相結合的湖北省光伏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公司每年都會投入大量資金用于研發。

  據不完全統計,在應對金融危機過程中,國內已有14個省市提出將光伏產業作為新興支柱產業。然而,并不是每個地方、每個企業,都舍得在研發上花大錢。人們更多關心的是,要上一條多大規模的生產線,而非這條線的技術是否來自本國。

  全國人大代表褚君浩是專題調研組的成員,他的另外兩個重要身份是中科院院士、上海太陽能電池研發中心主任。技術人員說,要不是有著多重身份的褚老師牽頭,研發中心恐怕很難建起來。原因是:資金缺乏,重視不夠。

  “我們的研發中心已經有些規模了,不過依然困難重重。”褚君浩說,中心的經費主要來自中科院和上海市科委,但科研項目往往資金量小,下撥速度慢,500萬就是大項目了,“買買設備都不夠。提出合作意向的企業有,但真到要掏錢的時候,又遇到了這樣那樣的問題。而經濟部門的經費主要投向生產,研發很難獲得他們的支持。”

  褚君浩說,研發中心將中科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原來分散的實驗室和技術集聚到了太陽能電池研發上。但好不容易從國外引進的人才,好不容易集中起來的技術優勢,卻在等經費的下達,等設備的到來。“現在,我們這些搞太陽能電池研發的人,好像沒有用武之地似的。”

  褚君浩著急。因為他想做的事情是,把中國的太陽能技術傳播到全世界,而不僅僅是太陽能材料和電池。新興能源產業發展規劃出臺在即,中國將在新能源領域投入巨資,他說,我們不能再錯失太陽能電池研發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

  資料顯示,中國目前用化學方法生產太陽能電池材料多晶硅的生產線大約有幾十條,幾乎全部采用改良西門子法,生產電池以后主要出口國外,換言之,我們在用外國的技術、中國的環境和資源,為外國人省電。與此同時,美、日、法、澳等國,卻將巨資投入在太陽能電池的研發上。

  來自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國際技術經濟研究所的報告稱,美國研制的高效硅太陽能電池轉換效率達到創紀錄的42.8%,是目前最好的硅太陽能電池的2倍;加拿大開發的柔性太陽能電池板可以安裝在任何屋頂;德國開發了太陽能“煙囪”發電技術;日本研制的新型太陽能模塊將于今年9月大規模商用……

  著名學者陳清泰、吳敬璉等近日撰文指出,我國光伏產業發展面臨的突出問題是,盲目擴充產能、低價惡性競爭、污染控制不嚴格、大部分企業技術能力不足。截至目前,國內很多曾一度被追捧為高新技術企業的光伏企業,實質上并沒有太多技術含量。

  他們在文章中說,自2006年以來,國內光伏領域的投資呈爆炸式增長。在地方政府追求大項目、企業追求高利潤等多重因素的驅動下,對光伏的投資已經越來越偏離市場的理性軌道,帶有很大的盲目性。

  國內目前多晶硅的產能已由2006年的3300噸猛增至2008年的2萬噸,增長了5倍多,然而2008年全球的多晶硅需求只有4.52萬噸。

  由于依靠快速生產和低成本戰略能很快取得回報,多數企業根本顧不上搞研發,也沒有經過必要的技術積累過程。從整體上看,在多晶硅提純技術、電池轉換率、切片技術、系統集成等關鍵技術和工藝上,以及基礎科學和未來新技術研發上,我們與國外仍有較大差距。

2頁 當前為第 1[首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末頁]


(官方微信號:chinajnhb)
(掃一掃,節能環保信息隨手掌控)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