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 :
當前,“低碳風暴”席卷全球,環境治理和節能減排工作已經成為各級政府和企業的工作重心。2010年是我國“十一五”節能減排目標的沖刺年,也是全面啟動“十二五”規劃編制的一年,2010年5月國務院再次召開全國節能減排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下發《關于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確保實現“十一五”節能減排目標的通知》,動員和部署加強節能減排工作。溫家寶總理強調,要切實把節能減排作為加強宏觀調控、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發展方式的重要任務。“十一五”末將實行嚴格的問責制,對未完成任務的地區、企業和行政不作為的部門,都要追究主要領導責任并給予相應處分。
為深入貫徹國務院節能減排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和《通知》精神,全面推動我國環境保護、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發展低碳循環經濟,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建設資源節約型與環境友好型社會,中國國土環境空間治理學會、《中國國土環境》雜志社和中國發展戰略學研究會擬于10月30日—11月1日在北京京西賓館舉辦“2010全國環境治理與低碳減排(北京)高峰論壇”。旨在通過論壇,提高我國環境保護和節能減排、低碳生產等領域管理隊伍和相關從業人員的管理水平和實踐能力,并為相關企業解決在管理和生產經營中的技術難題提供理論依據和務實幫助。
論壇主題:“低碳經濟時期的環境治理與節能減排”。
會議期間將表彰在“十一五”期間為我國環境治理和節能減排作出突出貢獻的先進單位和優秀個人,將對其進行隆重表彰和宣傳推介,請各有關單位和個人積極申報。評選結果將在論壇開幕式上公布,并舉行隆重的頒獎典禮,由有關領導頒發獎杯、獎牌和證書。
鑒于貴單位及貴單位領導在環保和節能減排、低碳生產領域的影響和貢獻,我們誠摯地邀請貴單位領導和相關技術負責人作為特邀嘉賓出席大會。為確保會議效果,本次會議實行限額出席,額滿為止。您如因故不能親臨會議,請委派貴單位其他人員出席。
三、大會資訊及配套活動
(一)組織機構
指導單位:國家環境保護部 國土資源部 國家能源局
主辦單位:中國國土環境空間治理學會 中國發展戰略學研究會 《中國國土環境》雜志社
承辦單位:中國發展戰略學研究會人才戰略專業委員會
支持單位:聯合國環境規劃署 亞洲開發銀行 日本新能源開發機構 德國環保聯合會 中國社科院
邀請媒體:中央電視臺、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中國綠色時報、人民日報海外版、光明日報、經濟日報、中國經營報、21世紀經濟報道、新浪財經、經濟觀察報、中國能源網、慧聰網、各地方環保網等。
視頻直播:中國環保網絡電視臺 慧聰網 新浪·財經
(二)論壇時間:2010年10月30日—11月1日(10月29日全天報到)
論壇地點:北京京西賓館(國家黨政軍會議中心)
(三)參會對象
(1)有關國家領導人、相關部委領導、各省市各級政府、環保行政主管單位、國際組織代表;
(2)石油石化、制藥、紡織印染、造紙、電鍍、鋼鐵、冶金及有色金屬、電力、機械制造、焦化、
IT電信電子、水泥建材、化工、養殖、釀造、化肥農藥等重點企業及節能減排代表性企業;
(3)國內外節能減排設備生產制造商、節能減排方案提供商;
(4)各省市行業協會負責人、環境規劃、環境影響評價機構管理人員;
(5)國內外節能減排相關科研機構、大專院校和國內外各類金融投資機構、相關媒體。
(四)參會嘉賓待遇
1.特邀嘉賓禮遇:(1)佩戴特邀嘉賓證出席論壇;(2)獲贈“2010全國環境治理與低碳減排(北京)高峰論壇”嘉賓紀念牌匾;(3)獲贈帶有本人鏡頭的會議現場DVD紀念光盤1套;(4)獲贈開幕式國家有關領導人接見全體參會代表的合影(大幅、長幅)照片1張;(5)可申請獲取論壇高層演講、對話機會;(6)參會單位免費成為中國國土環境空間治理學會會員,負責人可免費成為中國發展戰略學會人才發展專業委員會會員;(7)可申請在相關網站發布企業投融資、節能減排新產品、新技術及經銷代理信息,經審核作為論壇特別推薦信息,在會上重點發布;(8)優秀企業可優先獲得推薦參評國家環保系統有關獎項評選,同等條件下優先當選;(9)為促進我國節能減排、低碳經濟健康發展,實現資源共享和節能減排、環境治理技術培訓、科研等多方面合作,論壇主辦單位聯合有關單位發起成立“全國環境治理與低碳減排聯盟”,參會嘉賓可參與聯盟成立和宣言簽署儀式,并將頒發紀念證書。
2.特邀貴賓禮遇:(1)佩戴特邀貴賓證出席大會,全程在貴賓區就座(有桌簽,并標明單位及職務),享受特邀嘉賓全部禮遇;(2)會刊中可刊登企業1個彩色整版宣傳;(3)大會網站發布企業投融資、新產品、新技術及經銷代理信息,經審核作為大會特別推薦信息,在論壇發布專場上重點發布;(4)給予釣魚臺國宴聯誼會名額1個,可與出席的相關部委領導、專家、名流和貴賓小范圍交流;(5)可申請獲取大會高層演講、對話、采訪機會;(6)同等條件下,可優先申請邀請領導專家赴所在單位(企業)考察、指導和會診。
(五)論壇特色
本著為幫助有關機構和企業了解最新國家節能減排政策,掌握最新前沿低碳技術,引導企業節能減排、低碳生產,助推各級地方政府、企業保護環境、節能減排管理和技術創新,確保實現“十一五”節能減排目標和經濟方式轉變,論壇將結合當前國家宏觀經濟形勢及區域環境保護、污染控制、節能減排等方面重點開展研討。采用專家報告與研討相結合的方式,針對主題內容及參會人員提出的問題解答、交流互動。
(六)論文提交與評選
為配合論壇的召開,及時總結和交流低碳環保領域工作者近年來取得的優秀學術成果,現向社會公開征稿,會前組委會將舉辦“全國環境治理與低碳減排優秀論文評選”活動,開幕式上將為獲獎者頒發證書。參評稿件若已發表,請注明。10月25日前將論文電子版提交組委會。參評論文將在論壇期間進行書面交流,并選取3-5篇在會上宣讀,論文第一作者可獲得在主席臺宣讀演講并進行風采展示機會。會后匯編出版,優秀論文將編入《中國國土環境》雜志。因故未能參會者亦可提交論文,權利同等。
(七)考察
會后將組織參會人員免費實地考察、觀摩環境治理、節能減排、污染控制先進高新區域項目和企業。
(八)釣魚臺國賓館國宴
組委會于開幕式當晚在釣魚臺國賓館舉行國宴,為部分參會嘉賓提供小范圍、高層次交流對話平臺,名額有限,歡迎申請。經組委會審定后出席,費用自理,限額出席,額滿為止。出席人員須著正裝。
(九)參會費用及報名辦法
1、參會費用:特邀嘉賓2850元/人(報到時,請出示特邀嘉賓邀請函,不能出示者視為普通代表,普通代表每人3650元),特邀貴賓9800元/人。注冊費500元。提前交納會議費全款者免交注冊費。免費嘉賓:有關部委領導、各省廳級領導、特邀科學家、院士。所有參會人員食宿統一安排,費用自理。
2、報名辦法:請各單位組織本單位領導和相關技術負責人參加會議,并按要求填寫報名回執表,5日內將《回執表》連同會務匯款憑證一起傳真至組委會,以便安排會務及食宿預訂事宜。報名截止日期為10月25日。具體報到地點和線路另行通知。
(十)聯系方式
聯 系 人:李丹 聯系電話:010--59893765 傳 真:010—59893770
網 址:www.chinaseg.org www.rczl.org E-mail:
四、環境保護與低碳減排貢獻單位和優秀人物評選
為響應黨中央、國務院提出的全面推動我國環境保護、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大力發展低碳循環經濟,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建設資源節約型與環境友好型社會的指導方針,大力提倡“人文、綠色、低碳”的環保新理念,正確引導并促進我國節能環保和發展綠色低碳經濟的健康可持續發展,提高節能降耗和低碳環保意識,全面展示、宣傳和總結我國各領域保護環境、節能減排、發展低碳經濟所取得的新成就和新經驗,更好地推動我國節能減排、綠色低碳工作順利開展,經研究決定對在“十一五”期間保護環境、節能減排管理和生產經營中作出突出貢獻的先進單位、先進企業和優秀個人,以及在管理和生產過程中取得的優秀成果項目(包括創新管理成果、環保和節能工藝、流水線、環保和節能裝置、環保和節能技術、環保和節能發明專利、課題等)進行表彰獎勵。
組委會將成立由我國業界權威專家組成的評審專家委員會,依據國際和國內相關權威指數標準,進行綜合評估,評選出一批在環境保護、低碳生產、發展綠色經濟領域做出突出貢獻的優秀單位和個人及優秀成果,在論壇開幕式期間將舉行盛大的頒獎典禮,由國家有關領導、行業專家頒獎。同時,在各主流媒體上對獲獎單位、人物、項目進行強勢宣傳和推介。
參與形式:政府有關部門推薦、行業協會推薦、主流媒體推薦、聯辦單位(主辦、聯合主辦、聯辦、
協辦、承辦、合作伙伴)推薦、組委會特別提名、機構和個人自行申報。
評選說明:將本著公開、公平、權威的原則,通過自薦(推薦)參評、初評、網絡公示、專家評
審階段。請各單位和個人愿意參評者,請填寫申報表,并提交詳細資料。
特別說明:請各有關部門、行業協會、企事業單位積極推薦,并按大會要求提交相關資料;
為保證評選的嚴肅性和公正性,本次評審不收取任何費用。
評選標準:依據環保、綠色、節能、低碳、生態、創新、責任等各項指數標準。
獎項設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