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寧夏、甘肅兩省區部分縣市,取代老式土炕的節能席夢思炕和水炕十分普及,折射出中國農民的節能新生活。
在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市西吉縣黃家川村,與老式土炕不同的是,主人將“席夢思炕”裝飾成雙人床的式樣,有扇形床頭,周邊貼有木紋式樣的瓷磚,旁邊還放著小柜。
席夢思炕與老式土炕相比,既干凈又節能。黃家川村村民海連有講述了席夢思炕的節能原理。席夢思炕尾有一磚砌的爐子,炕“相當于煙囪”,打開爐蓋、生火燃煤,排煙時散發的熱量就可以讓炕持續保持溫熱。
“老式土炕每天都需要填入大量的樹葉、麥草,而席夢思炕每天只需五六塊煤。”海連有說。
在甘肅省定西市安定區,另外一種“升級改造”版的節能炕——水炕受到熱捧。水炕仿照北方暖氣的原理,在炕上鋪設細密水管。密閉的回水系統將水加熱加壓后,來回循環,最終達到取暖的效果。“老式的土炕容易漏煙進屋,炕的熱度也無法調節。水炕則更加暖和,也可以像電熱毯一樣調控溫度。”定西市安定區景家店村民景天蕓說。
在景家店村,當地不少農民使用太陽能熱水器已經十多年。近幾年,富裕起來的村民還對老式的房屋建筑技術進行改造升級,新蓋的不少房屋使用雙層玻璃、雙墻模式。村民張雷說,這種房屋比老式平房更加保溫,一家人圍坐爐前也不覺暖和的情景不復返了。“我們也搞不清楚誰發明了水炕,它一傳十、十傳百,就多起來了。”張雷認為,水炕、保溫房等發明在農村不脛而走,是因為這些“新事物”更加節能、省錢,符合節能減排的生活理念。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