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經濟應當如何發展?引領改革開放風氣之先的廣東未來在低碳經濟領域應當有何作為?廣東如何在低碳經濟發展的大潮中繼續發揮帶頭示范作用。全國人大代表、廣東省科學院院長陳勇近日接受南都記者采訪時表示,廣東作為改革開放前沿的省份,應當繼續引領低碳經濟的發展,可在低碳交易機制、科學的節能減排考核體系等方面率先進行探索。
南都:廣東應該積極抓住這樣的機遇,發展低碳經濟?
陳勇:如何發展低碳經濟也是全國在發展過程中應該關心的,廣東可以做出開創性的工作。廣東可以率先建立低碳交易機制,人類將會生產生活及產品上標志碳排放,這些跟經濟、環境、資源等密切相關。比如一些專家已經在進行一些計算,一份垃圾電子郵件消耗相當于0.3克的二氧化碳,一封正常郵件相當于消耗0.4克,一封長而乏味的郵件消耗的碳可能更多,大約相當于50克。現在一些企業在做循環經濟過程中已經做了很多計算,比如回收一公斤廢紙相當于減排1.6公斤的二氧化碳等等。
所以說,在今后的發展過程中,一些涉及碳的量化指標一定將會進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一些約束性指標之中,而進入國際體系監測、考核體系,我建議廣東應率先建立碳交易機制,發展碳交易服務,這項工作我覺得遲早要做,廣東應該也必須率先去做。
南都:除此以外,廣東還有哪些方面可以探索?
陳勇:還有很多方面。比如建立科學的、節能減排的考核指標和方法。在哥本哈根會議上我國政府鄭重承諾到2050年單位G D P能耗比2005年下降40%至45%,如何完成這樣一個壓力非常大的指標呢?我們都認為節能將會做出相當的貢獻,也必須做出一半以上的貢獻。
所以我覺得廣東還應該率先建立科學的節能減排考核指標和方法,不僅要考核單位G D P能耗的縱向自我的比較,這個我覺得很重要,更重要的還應考慮重點行業、重點領域、重點產品降低能耗的指標,應該考慮行業間以及行業內不同規模間的企業的能耗比較,我想這樣才有利于促進高耗能企業的節能工作。
此外,建筑行業產生的污水、大氣污染、固體垃圾也是非常大的,所以說建筑這個行業應該是在我們發展新興產業過程中是一個重要抓手,它的帶動性很大,而我們國家現在真正符合節能建筑要求的建筑不到2%,因此,我建議廣東在這方面也應該率先做出一些貢獻。
我最后一個建議是廣東可以考慮建立城市垃圾資源化循環經濟產業園。環保產業是個既能解決環境問題同時又能產生巨大經濟效益的產業,世界上發達國家的環保服務業總產值占了環保產業總產值的50%以上,而這50%中的將近90%是日本、美國和西歐實現的。而我們國家的環保產品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產品不到5%,大部分僅相當于國際70年代中期的水平,所以說我們的環保產業遠遠沒有形成。因此,我覺得廣東可以以城市垃圾處理作為切入點,率先建立城市垃圾質量化循環經濟產業園,資源化循環利用以及相關環保產品和裝備制造業、環境監測產品以及服務業集中在產業園內以形成新的環保產業和產業鏈。(編輯 蔡明奕)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