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部總工程師萬本太作生態經濟主題演講
女士們、先生們:
上午好,我講幾個主要觀點:第一個就是三重危機在交織,當今世界的和平與發展是主題,但是也是危機四伏,矛盾重重。第一個就是經濟危機,這個不細說了,金融、能源、資源,這個危機導致經濟衰退,失業率增加,民族矛盾,恐怖主義,社會動蕩,甚至局部戰爭都有,這是表層的,是人與人的社會關系的危機。
第二中層的生態危機,生態危機環境污染,水、氣、土的污染,生態破壞,這個不細說了,氣侯變暖,臭氧層出現空洞,森林破壞,物種的生物多樣性的損失等等,這是生態破壞問題。還有資源短缺,水資源、石油資源,糧食等等這些,實際上就是人與自然的生態關系的緊張,這是中層。
還有一個深層的就是價值觀和倫理道德的危機,那么極端的人類主義,極端的生物主義,什么偽科學主義,等等這些,還有一個資本主義的私有制的本根,加上資本的貪婪本性,導致著對自然資源的瘋狂掠奪,引起經濟危機和社會動蕩,這是人和自己的知與形的危機,這三種危機交織在一起。
第二個觀點,這些危機是怎么造成的呢?人惹的禍,那么是人的生存方式出了問題,這里邊可以表現兩個方面,一個方面就是人類違背了自然界和社會的發展規律,另一個方面就是人類的生存不適應自然界和社會的變化規律,違背自然規律,這里邊需要強調一下,人不是故意惹禍的,他是出于什么呢?是無知,比如說違背了自然和社會規律,辦了一些傻事,是處于無知,為什么無知?就是認識上的局限性,包括人類自身復雜,太復雜了,人們到現在還不能全部的認識、掌握運用這些規律,所以不得不干點傻事,另外就是不適應自然變化規律,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就是認為現在社會的生產力還不充分發達,手段還不非常先進導致的,人們無奈,比如說火山噴發了,你得跑,地震了,你該躲就躲,洪水來了你不躲就淹死了,所以面對這些自然災害你無奈。
再一個就是受科學水平限制,沒辦法,包括現在對一些方方面面的問題,由于技術水平達不到,沒辦法,我們和發達國家就有差距,還有一些世界觀、價值觀、倫理觀這些道德方面的局限,所以說,認識上的局限性,可以預見,未來我們人類還可能干很多傻事,我們不要嘲笑我們的先人們這么笨,這么傻,往后看50年,500年,我們的子孫后代還會笑我們現在干傻事。
第三我講怎么解決這些問題,危機有了怎么辦?要么在危機中滅亡,要么在危機中重生,就是這么個選擇,歷史上這些燦爛的文化,衰亡的,滅亡的比比皆是,巴比倫滅亡、包括西域的樓蘭、美洲等等滅亡了。另一個方面那就是我們在危機面前改變我們的生存方式,搞技術創新,帶動產業革命,使我們在危機中重生,這個簡單看一下,英國自工業革命以來,60年代開始到19世紀中葉,1850年,光英國就發生9次經濟危機,大約7、8年就搞一次經濟危機,在英國以外的其他資本主義國家,從1825年到1920年,95年期間發生11次經濟危機,大約7、8年又一次經濟危機,世界性大范圍的經濟危機,我們可以從英國工業革命算起,到1857年第一次世界性范圍的大危機,這是由美國生產過剩引起的世界危機和貨幣危機;到1857年,從1857年到1929年,1929到1934,經濟大蕭條,這是由美國證券交易所的破產,股票價格的狂跌,導致的又一次經濟危機;2008年,下半年,美國次貸引起的金融海嘯,又產生金融危機,每次大的危機后都帶來了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1857年,這個危機引發了19實際中葉的重大發現和突破,微粒學,法拉力的電磁感應,化學原子分子結構學說,還有我們周期律,生物學方面,細胞學說,生物進化論等等,那么這樣的科學革命帶來了技術革命;1866點,西門子發現了發電機;1870,我們格拉木發明了電動機,之后電燈、電話、無線電通訊技術,總之電的發明與應用,給人類帶進了一個電器化的時代,技術革命帶來了產業革命,比如說電力、交通、汽車、輪船、飛機、冶煉、柴油、化工這一系列產業,都發展起來;1929年,危機之后,又引發了新的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20世紀上半葉,相對論、量子力學,包括我們原來說的老三論,什么信息論、控制論,還有系統論,新三論協同學(音),突變論,包括現在又提的新新三論,什么飛行學、混論學等等這些,那么技術方面帶來的革命,電子計算機的應用,原子能技術,航天技術,生物技術,乙酸工程等等等等,這樣的科學技術革命帶來什么呢?一大批的高新技術產業,及其產業群,這個不細說了,大家都經歷過。
從1929年到現在,非常巧又80年了,全球性的經濟危機又發生了,歷史有多么驚人的相似指出,我們可以預見在新一輪的經濟危機中,孕育著一場新的科技革命的到來,那么這場科技革命的特點主要是生態、綠色智能可持續的發展,那么這次革命將改變世界的產業結構和人類文明的進程,與此相適應的模式,所以下邊我講生態技術的本質是什么?我就講講這個概念,其他不細說了。
我們現在大家都知道,這些各種經濟模式類型多了,循環經濟叫的很響,知識經濟喊的很響,還有低碳經濟,速度經濟,這些概念應該說現在是名詞很多,但是我想這些概念都是從不同角度談的。要強調生產的全過程,少長,一個是省,一個是長,一個是少,資源的投入要少,東西要循環利用,排放的污染物要少,知識經濟強調在經濟體系當中的知識技術的作用,低碳經濟無非是強調就是清潔的高效的可再生的能源,以這個為基本特征的經濟體系,綠色經濟,環境友好,綠色技術,建立一個綠色的國民經濟體系,但是不管什么經濟,這些東西的總特征是什么,資源節約、環境友好,高效率,高效益的發展規律,這是這些名詞總的特征。在這些名詞當中,客觀的說,我更喜歡生態這個概念。生態它是突出有機整體性,動態平衡型,和諧共生性,安全穩定性,還有開放包容性,生態經濟是什么?生態經濟就是經濟的生態化,是用生態學原理構建經濟體系,用生態工藝設計生態系統的過程,本質是什么?就是生態系統的各個要素,生態化的過程,通過這個過程來導致轉變經濟結構的變化,乃至整個經濟體系、經濟形態的轉型過程,這是生態經濟的本質。
生態經濟是把經濟、社會、自然看成一個有機整體,發展經濟是必須考慮三者之間的關系和平衡,達到協同發展,生態經濟一定是清潔高效能源的經濟,一定是以資源節約,環境友好型技術為核心的經濟,那么一定是清潔發展,安全發展,可持續發展高效型經濟,這就是生態經濟。
那么,還講一點就是生態經濟的靈魂是什么?生態經濟的靈魂就是生態文明的理念,就是要以生態文明的引領經濟生態化的全過程,這就是我對生態經濟的基本理解,生態經濟的內容包括什么?生態服務業,生態農業,生態型的生產方式什么什么,我不細說了,就說這么多,謝謝大家。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