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仙童時代,技術專家格魯夫已經表現出“管理技能”——管理上級。格魯夫曾經半開玩笑地說,在早期半導體行業中“我成功的秘訣”在于:“我能夠比其他任何人更好地辨別出戈登·摩爾的面部反應。”摩爾是芯片業著名的摩爾定律的提出者,當時是仙童的研發部主管,后來與格魯夫、諾伊斯一起創辦了英特爾。在仙童公司里,格魯夫扮演極其重要的角色,幫戈登·摩爾把他的真知灼見發揮出來,格魯夫描述說,“假如由我主持一次會議,而大家相互攻擊,七嘴八舌……我會看一眼戈登……一定是什么事不對頭。于是我就會大喊一聲‘慢著!戈登,什么事情讓你心煩意亂呢?你們都住口!戈登,把你想說的話都說出來吧。’……必須有人把局面控制住。”當局面控制住之后,戈登通常會說,“正確的答案……正確的評論……正確的關注點……”格魯夫是交通警察,他為戈登的洞察力開道。
有效管理的代名詞
英特爾的三位創始人被證明是完美的組合。管理大師德魯克在《管理的實踐》中描繪了一位“理想的董事長”,格魯夫認為這個人其實是三人合一,“一個善于對外交往的人、一個善于思考的人、一個善于行動的人”。格魯夫復印這本書送給諾伊斯和摩爾,因為他覺得這正是對他們三人組合的描述:諾伊斯善于對外交往,摩爾善于思考,格魯夫善于行動。還可以換種說法,諾伊斯是銀行家信賴的人,實際上他“就是銀行里的錢”,他要創辦的公司可以非常容易地募集到資金。摩爾是一位技術大師。而格魯夫,技術能力可以與硅谷任何人媲美,但更重要的是,他能將技術與管理完美結合,實際上到了1990年代末,格魯夫和通用汽車的傳統CEO斯隆一樣,成為杰出管理的代名詞。
實際上,在加入英特爾這件事上,格魯夫同時展現了管理上級的能力和抓住戰略轉折點的能力。當格魯夫問說摩爾要離開仙童創辦一家半導體公司時,他毫不猶豫地說,“那我跟你走。”實際上,格魯夫沒有被邀請參加Party,但他自己給自己發了一張邀請函。在新公司里,摩爾和諾伊斯擁有股權,而格魯夫沒有。作為第三號員工、也是第一個雇員加入英特爾之后,格魯夫開始從純粹的技術專家向管理專家轉變。
在名為英特爾的新公司,格魯夫開始被任命為制造總監,而他完全沒有制造經驗,當然很快他就掌握了。因為公司人少,他還被任命為運營主管,他的第一個任務是去買一個郵政專用郵箱。格魯夫從來沒有把自己局限在某個專業領域,1977年他說,“我從化學到化學工程,到應用物理,到固態儀器物理,到制造業,總共經歷了10年到12年的時間。”再后來,格魯夫轉向了管理,成為公司的領導,再到高科技業的代言人、公司管理專家。只要有需要,他從不怯于轉變。
我們很難說是英特爾的需要促使格魯夫轉變為一個管理專家,還是他本來就具有未被開發的管理潛能,但不管怎樣夢,最終他證明自己是一流的管理專家,更幸運的是,他的管理才能的價值在英特爾這個平臺上被極度放大。有個細節能夠說明格魯夫從一開始就是好的管理者,在談到英特爾的管理時,摩爾曾經說,“考慮當前出現的問題時,要么你自己想出些有創意的辦法,要么你把這事交給安迪,兩者選其一。”
在1969年,格魯夫把從《時代》雜志上剪下來的資料貼在筆記本上,在上方他用印刷體寫著“我的工作描述”,他剪下的是某位導演的職責介紹:“導演必須精確處理可怕的復雜問題。他必須精于聲音和攝像,平息自尊自大之人,想盡辦法挖掘演藝才能。偉大的導演還應有所超越:把所有因素融成一個充滿斗志的整體。”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