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空調業賺錢了”。在盤點2009冷年的時候,國內空調界傳出了欣喜的聲音。在經歷了2007、2008兩個冷年的連續負增長之后,國內空調業終于在2009冷年實現正增長。而空調業的這一歷史性轉折,背后功臣便是變頻空調。
從2009年開始,無論是個人消費,還是辦公選購,“變頻”的空調已成無可爭議的消費主流。而國內空調業的四大民族品牌——美的、海信、格力、海爾,也在變頻時代到來之年,各顯神通、跑馬圈地。變頻空調的普及,能否讓“耗電大戶”之一的空調消費,真正實現節能減排,并引領個人消費進入低碳時代?
“變頻元年”來了
按照行業慣例,每年的8月31日是空調業上一年度的結束,而9月1日起便是下一個新冷年的開始。“根據我們對空調市場的數據對比分析,2009冷年完全可以稱為是中國空調業的‘變頻元年’。”國家信息中心市場處處長蔡瑩介紹說,2009冷年,變頻空調銷售量同比增長超過55%,銷售額同比增長超過40%;在空調市場的占比首次達到17.33%,為2005冷年以來的最高點。
業內人士認為,2009年變頻空調市場的火爆,除了老天幫忙連續高溫的天氣因素外,更重要的是借助于低碳經濟和節能減排的產業政策環境。對于行業巨頭來說,一方面要積極響應國家節能減排的宏觀政策,同時也要在更加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求得生存,更要順應和滿足環保、節能、低碳等現代消費理念。
“我不知道什么是變頻,但聽說變頻節能、是流行趨勢,所以就選購變頻式空調了。”這是大多數消費者對選購變頻空調的解釋。其實,“變頻”是與傳統的“定頻”空調相比較而產生的一個技術概念。
眾所周知,我國的電網電壓為220V、50 Hz,在這種條件下工作的空調就是“定頻空調”。由于供電頻率不能改變,定頻空調的壓縮機轉速基本不變,室內溫度的調節依靠的是不斷地“開、停”壓縮機,而一開一停之間,不僅造成室溫忽冷忽熱,且消耗更多電能。
于是,改良創新的機會來了——增加變頻控制系統,即用變頻壓縮機代替定頻壓縮機。也就是說,變頻空調的核心就是它的變頻器。據介紹,變頻器是上世紀80年代問世的一種高新技術,它通過對電流的轉換來實現電動機運轉頻率的自動調節,把50Hz的固定電網頻率改為30Hz~130Hz的變化頻率,使空調完成了一個新革命。同時,還使電源電壓范圍達到142V~270V,徹底解決了由于電網電壓的不穩定而造成空調器不能正常工作的難題。
變頻空調的“工作習慣”是,每次開始使用時,讓空調以最大功率、最大風量進行制熱或制冷,迅速接近所設定的溫度;之后便通過調節壓縮機的轉速,依靠壓縮機轉速的快慢實現控制室溫的目的。其優點是,室溫波動小、電能消耗少,舒適度也相應大大提高。但高成本、高價格使變頻空調“叫好不叫座”。變頻空調在我國雖有近10年的歷史,但直到2008年9月1日變頻空調的能效國標正式實施后,變頻市場才開始快速啟動。
據蔡瑩介紹,與2008年同期相比,2009年變頻空調平均價格下調近9%,年度平均價格接近突破4000元/臺的水平。“價格平民化正在逐步打破制約變頻空調銷售增長的瓶頸,這對國內變頻空調的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四大民族品牌,誰是最大贏家?
來自市場調研機構的2009年統計數據更令國內空調界士氣大振。中怡康時代市場調研公司(下稱“中怡康”)發布的空調市場銷售監測報告顯示:2009年變頻空調市場的國產品牌占有率超過75%,3倍于外資品牌。國產品牌大唱主角的同時,國內四大空調巨頭的市場排名座次也在2009年發生大調整:美的躍居行業第一,變頻空調“元老”海信退居第二,格力排名第三,海爾退居第四。
“美的從2008年10月開始保持強力上升勢頭,截止2009年7月,美的綜合產銷量市場占有率達到27%左右,位居榜首,領跑變頻市場,成為拉動2009冷年國內變頻空調市場上揚的最關鍵品牌。”蔡瑩處長說。 在2009年奪得變頻空調頭牌后,美的在2010冷年繼續“增兵”。2010冷年開始的第一天,即2009年9月1日,美的在全國26城市同步舉行以“創新科技 乾坤聚‘變’”——10年變頻新品發布會,并在發布會上一舉推出了4大系列變頻空調新品,吸引了國內眾多經銷商。
“現在,美的變頻空調已累計出口日本突破150萬套,出口歐洲突破50萬套,為中國制造創造了一個傳奇。”美的空調副總裁吳文新在發布會上高調宣布,“美的變頻新品,實現了更高的變頻控制精度,壓縮機運轉控制最低可達到正負1Hz,溫度波動控制最低可達到正負0.2℃。2010年,美的將堅定主推變頻,繼續扛起變頻普及的大旗。”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