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從一個朋友處聽得一個真實案例,感觸頗深,覺得對管理者來說,如何留住人才,如何激發團隊士氣,該案例具有很好的借鑒意義,所以寫出來和大家一起分享。
案例背景是這樣的:今年春節剛過,某醫藥公司發生大量人員辭職事件,從采購到庫房的工人,紛紛向老板提交了辭職報告。了解大家離職的原因,才知道是年底老板發紅包發的不公平而造成的群體辭職。原來該公司年底,老板從財務打了一張十八萬元的禮品費用的借條,春節放假前給全公司的員工發年終獎金,基層的人員每人只有五十元,共約用掉一萬元左右,年后公司的幾個本地員工從老板的兩個親戚的對話中得知,老板從家鄉帶來的十幾個親戚,每人拿到了數千或上萬不等的紅包,此消息在公司不脛而走,于是發生了上述辭職事件。
無獨有偶,幾年前,筆者的一個朋友也是由于類似的原因離開了一家公司。事情也是由老板發紅包引起的:某年春節過后,他們公司老板無意中與公司員工聊天聊起在老家帶著兒子放鞭炮的愉快經歷,老板說他們家今年放了一萬多塊錢鞭炮。此消息很快在公司傳開,該公司總共才二十幾個人,都紛紛憤然地離開了這個老板,因為他們春節前從老板那里拿到的紅包是每人五十元。
看了上述兩個小案例,你有什么感受?筆者認為,作為一個團隊的領導者,要"謹言慎行",把關懷下屬的理念真正要落到實處,某些團隊領導者天天開會強調"以人為本,一碗水端平",但在實際操作中,這些領導者們自己首先打破這條規矩,對己對"圈內人"就有了"分別心";要求公司的員工要節約用紙、用電,自己卻開著大功率空調;要求公司的員工要節約用水,恨不得讓兩個人一起上廁所,來省一箱水,而自己家住別墅,花園天天要澆水;要求員工開展工作盡量不要花錢,美其名曰:"感化客戶,不在投入",而自己卻在外揮霍浪費,歌廳要一瓶洋酒恐怕比某些員工的工資都高,不知在這樣的老板手下做事的員工有何感想?
所以,作為一個團隊領導者,要有激勵下屬的基本管理理念,要懂得自己什么樣的行為將會產生什么樣的結果,更要懂得激勵下屬的一些技巧,甚至為了激勵某些核心員工,還可以有意識地設計一些感化下屬的事件,進而達到讓下屬對自己追隨,對公司有強烈的歸屬感和高忠誠度的管理目標。
比如,有一位老板年底把某個骨干下屬叫到自己的辦公室,對下屬說:"謝謝你一年里對公司的貢獻,鑒于你的出色表現,這個"紅包"是公司獎勵你的年終獎金,希望你明年繼續努力",在該員工即將離開的時候,老板又把他叫住,從抽屜拿出另一個"紅包",說:"聽大家說,你愛人在平時很支持你的工作,這個"紅包"希望通過你向你愛人表達公司的謝意",這個下屬急忙道謝,在又要離開的時候,這位管理者再次叫住他,又拿出一個"紅包",說道:"上次聽你說,你的孩子很喜歡車模,我本打算親自買一個送給他,這個"紅包"算是我的一點心意吧,祝你們全家春節愉快",這位下屬幾乎是含著眼淚離開了這位管理者的辦公室。
這也是老板發"紅包"啊!套用當下的一句流行語來表達就是:"怎么差別就這么大呢?"有感是:一個老板能成功,原因也許千差萬別,但人心背離,一個老板失敗的原因卻是如此相似。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