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 日韩 综合 图片,精品亚洲成A人在线看片,亚洲 无码 制服 日韩,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久久2017

您好,歡迎來到綠色節能環保網 [請登錄] [免費注冊]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行業新聞 > 觀點評論 » 正文

排水標準“一年一遇”是短視思維

發布時間:2011年6月30日 來源:山西新聞網-山西日報

....

    6月23日,北京遭遇近10年來最大暴雨。同學發來短信調侃:“大雨后的北京呈現新燕京七景:陶然碧波、安華逐浪、白石水簾、蓮花洞庭、大望垂釣、二環看海、機場觀瀾。”而前一段時間,武漢、杭州、南昌、上海剛被漫過一遍。暴雨一來,積水沒車,交通中斷,道路擁堵。一場大雨讓一座城市原形畢露,委實令人沉思。其實,一個城市發達不發達,不能光看GDP,不能光瞧高樓大廈,還要看人們看不到的地方,比如下水道……


    近日,南方數省遭遇強降雨,武漢、杭州、南昌等城市因暴雨發生嚴重內澇,暴露了其在排水系統的規劃設計、建設管理等方面嚴重落后。


    據武漢市水務局排水處解釋,作為一座老城,武漢很早就有了地下排水系統,隨著城市不斷發展,這種標準已不能適應今天城市發展的需要,如管網、箱涵等排水系統的口徑還是按“一年一遇”的標準建的。城市排水系統是“一年一遇”,而倫敦、紐約、柏林、東京等世界各大城市的防雨設施和緊急救援預案是按照五年甚至十年遭遇的大雨災害情況而設立的,我們的城市排水防洪體系竟然“短視”到此等地步。難怪眾多網友群起而在網上“拍磚”,紛紛批評這種“一年一遇、一年一澇”的城市公共短命工程。而且“逢雨必癱”幾乎成為困擾眾多大中小城市的共同難題。


    記得法國大作家雨果曾說過,“下水道是城市的良心”,我們的城市缺的就是這種良心。德國人在青島留下的排水系統,上百年了,至今順暢;在美國、德國等一些即便是小城市,其排污道往往與電信、供暖、供水實現科學整合,下面寬得可以開小車。我國歷史上也有排水“長效工程”,比如江西贛州的排水系統,便是宋朝先祖留給后人的贈品,沿用千年,仍舊好使。


    而我們現在不少號稱國際大都市的排水管道,窄得鉆一個人都要彎著腰。若一些地方再加上公共城市工程監管缺位,導致一層層轉包,偷工減料、胡亂施工,這些排水管道或許連“一年一遇”都難扛住。城市在水澇面前的手足無措,主因還是我們城市建設防災減災的底子很薄。比如,重視地上能看得見的政績工程,忽略地下必不可少的基礎工程;重視見效快的大工程,輕視后人享福的基礎項目;重視廣場和噴泉等面子工程,輕視市民的長遠需求。


    面對突降大雨,政府作為城市建設的主力軍,必須在進行城市擴張、發展建設的同時兼顧災害處理機制,氣象、地震、水務、消防、急救等部門必須加強職能建設,做到及時預測、重點疏散、有效處理、快速救援。同時依靠科技手段,城市逐步完善抵御暴雨、地震、風暴等自然災害的配套設施建設。排水標準“一年一遇”的短視思維應該拋棄了。其實,一場大雨就是一份考卷,考驗城市建設的規劃是否科學,考驗市政規劃是否合理,更考驗相關部門的應變能力。


(官方微信號:chinajnhb)
(掃一掃,節能環保信息隨手掌控)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