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 日韩 综合 图片,精品亚洲成A人在线看片,亚洲 无码 制服 日韩,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久久2017

您好,歡迎來到綠色節能環保網 [請登錄] [免費注冊]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行業新聞 > 行業要聞 » 正文

環江:土壤污染修復與治理取得階段性成效

發布時間:2011年12月30日 來源:廣西日報

....

  12月25-26日,廣西自治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組織開展了“大環江流域土壤污染修復與生態治理院士專家河池行”活動。由中國科學院院士孫鴻烈率隊的中科院地理所8名專家及5名區內業界學者,深入環江毛南族自治縣土壤重金屬污染區域,對該地土壤污染和修復問題進行調查研究。孫院士在調研后表示,廣西大環江流域土壤污染修復項目取得階段性成效。


  環江在2001年遭受了百年特大洪水,洪水攜帶大量酸性物質和重金屬導致環江下游部分農田、耕地絕收,成為困擾當地農業和農村發展的問題。2005年始,中科院地理所多位科研人員進駐環江,對環江土壤重金屬污染區域進行調查,并制定修復方案。科研人員通過在污染土壤上種植對砷、鉛、鉻具有超強吸收和附集能力的蜈蚣草和東南景天兩種野生植物,吸收受污染土壤中的重金屬元素,以達到對農田的修復。去年,該項目經環保部評審,獲國家重金屬土壤污染防治專項資金2450萬元。據中科院地理所陳同斌博士介紹,目前項目涉及治理農田面積1280畝,占總污染土壤的10%。在初步修復后的農田里,科研人員采用蜈蚣草、東南景天與桑樹、甘蔗、玉米套種的方式種植的農作物,收成率已達到非污染農田的90%。


  在實地考察福龍植物修復技術示范項目基地和大安鄉技術示范基地后,孫鴻烈和中科院專家在座談會上表示,廣西大環江流域土壤污染修復項目已取得階段性成效,但土壤污染治理是個龐雜的系統工程,治理復雜且耗時漫長,修復之路任重道遠。他同時也提出,環江土壤修復不能只處理下游,源頭控制也需重視,可利用生物、工程等科技手段控制上游礦區的污染,減少其對下游造成的潛在危險。他還提醒即便是在研究初級階段,也應考慮對收割后附集有重金屬植物殘渣的處理,避免造成二次污染。
 


(官方微信號:chinajnhb)
(掃一掃,節能環保信息隨手掌控)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