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日專電(記者 梁娟)陜西省質監局日前通報稱,今年第一季度在省內抽查中發現,節能燈產品合格率僅為43.7%。
據了解,這次對節能燈的抽查主要在西安、咸陽、寶雞等地67家生產、經銷企業中抽取了71批次樣品,涉及品牌62個,合格率為43.7%,40批次產品不合格。
不合格項目涉及能效標識、機械強度、互換性、異常狀態、耐熱性、標志、能效限定值、諧波、初始光效/光通量、燈功率、顯色指數、色容差等。其中“能效限定值”42.3%產品都不合格,意味著實際的節能效果低于標出的級別。14.1%的不合格節能燈“機械強度”不達標,意味著金屬部分的燈頭容易脫落,容易造成觸電隱患。
陜西省電光源工業產品質量監督檢驗站站長張國成提醒消費者,挑選時先將節能燈的燈頭部分輕輕扭動,如果不松動說明燈頭連接較好,不易脫落。然后通電,燈亮后觀察光色和亮度,發出奶白色或黃色的光是正常的,發出青色的光就證明不過關,節能效果不好。最后可以將通電的節能燈倒過來,觀察底部發黑部分,一分鐘之內如果不消失,說明這個節能燈壽命很低。
根據目前節能燈的成本來看,一只節能燈正常售價至少在七八元以上。因此,7元以下的節能燈最好不要購買,近兩年抽查顯示大型商場超市節能燈合格率較高。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