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期間,我國廢舊家電理論淘汰量分別為:電視機3500萬臺、洗衣機1000萬臺、冰箱1000萬臺、空調500萬臺。按照新產品的平均價格來計算,這些家電總價值超過300億元。然而,《辦法》實施已將近半年,中國經濟導報記者在采訪中發現,目前國內廢舊家電體系仍處在缺失階段,不少家電企業對廢舊家電回收仍處于“觀望”狀態,致使大量的廢舊家電只能“無奈”地流入二手市場,從而帶來環境保護和電器安全等一系列問題。
廢舊家電回收體系嚴重缺失
TCL品牌管理中心總經理梁啟春曾在2012年中國綠公司年會上表示,目前國內家電產品許多都是在上世紀90年代購買,到現在已經超過10年、15年,已經達到壽命的終點,現在每年的廢舊家電量差不多是5000萬到8000萬臺,預計再過五年會超過1.6億臺,所以每年廢舊家電的回收任務將更加關鍵。
據了解,目前國內翻新家電產品規模十分龐大,多數零件來源于廢舊家電的拆卸。大量的廢舊家電堆積成山,而眾多回收企業卻無件可拆或因流動倒賣而采購價格高昂。成本問題致使許多正規的回收拆解企業面臨“失血”的困境,大量的廢舊家電流入“黑市”,翻新家電流入市場,質量問題頻發,廢棄零件環境污染嚴重。
以北京地區為例,僅海爾、格蘭仕、蘇寧、國美表示有廢舊家電回收制度。海爾公司一直在舉辦“以舊換新”活動,消費者如果需要處理廢舊家電的話,需要在家電賣場或者海爾專賣店選購一款海爾的產品。其中冰箱的話,廢舊家電抵價為欲購買新家電的10%,最多300元,此外該活動不與節能惠民活動同時進行。
格蘭仕負責回收工作的相關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現在格蘭仕僅在豐臺有一個回收點,不提供上門取貨,需要消費者自己送貨,而一臺格蘭仕微波爐的回收價格大約在20、30元,該工作人員向記者的建議是,就近找一些個體回收公司或者個人處理。
蘇寧電器和國美電器則是采用外包的形式來處理回收問題。通常的做法是與消費者溝通后,國美和蘇寧安排第三方企業與消費者再單獨聯系,上門查看廢舊家電情況,并給出回收價格。
回收價格過低導致難以成交
業內人士指出,當前家電回收正面臨“企業不愿收、消費者不愿賣”的尷尬局面。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連鎖銷售企業負責人指出,以舊換新政策實施的時候,有的門店每個月可以回收到近萬臺舊家電,政策結束后,一個月連幾臺都收不到,所以索性就不收了。
大家電回收遇阻,小家電就更不用提了。記者調查發現,家電連鎖渠道就是在以舊換新政策實施的時候也不收廢舊小家電,甚至就連游商都不收,廢舊小家電往往被當做垃圾扔掉了。
北京公主墳附近的一家廢品回收店老板告訴記者,像廢舊電視機、冰箱等大家電的回收價格一般在50到100元,但是小家電回收價值不大,他們一般不收。他還告訴記者:“大家電維修一下還能轉賣出去,小家電很少有人愿意買二手貨,里面的零部件也不值錢,我們收上來也沒地方處理。”
一位從事電視生產的工作人員向記者直言,企業并不是不愿意回收廢舊電視,原因在于回收一臺電視,其回收過程、拆解等成本過高,得不償失。拆解后所獲得的零部件和材料都遠高于其采購成本。由此,企業便不愿意參與這類“出力不討好”的活。
對于消費者來說,都希望上門收貨并給出更高的價格。而在這方面,那些個人、第三方企業則顯得更有優勢,他們往往就在小區門口蹲點,如果需要賣的話,能快速上門回收;而且因為他們回收后,往往是流入二手市場,所以價格相比之下,比企業回收要更高一些。
家電分析師梁振鵬在接受中國經濟導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家電回收體系的確還不健全。對此,國家特意采取了“雙管齊下”的政策,一方面對家電企業生產商或代理商進行征收處理基金,另一方面則是對合理處理廢舊家電的企業進行補助,但是由于時間較短,所以現在還未普及。
專家指出,企業想要建立回收系統也不是短時間能夠完成的,隨著政策進一步的完善,今后會有越來越多的企業來進行嘗試。“只要能夠保持企業的基本利潤,多參與像這類有利于消費者的行動,有利于企業形象的樹立,企業還是愿意參與的。”家電世界網總編輯陳禮明表示。
細化規則同時也應加強監管
事實上,廢舊家電回收難的這一局面與我國基本國情也有關。梁振鵬認為,目前我國消費者平均水平與發達國家還存在較大差距,使得廢舊家電在我國家電市場上存在很大一部分空間,從而導致很多二手市場回收價格遠高于回收處理的價格。
知名產業經濟評論家洪仕斌表示,健全廢舊家電產品回收體系的最大關鍵環節在于市場驅動,家電企業的參與始終是產業發展的重心。他指出,家電企業在新產品的制造過程初始就必須考慮到未來回收的需求,盡可能地利用可再生資源,從源頭保證未來回收產業有利可圖。國家相關政策也不應只強調廢舊家電的二次回收,歸根結底,從源頭制造上促使企業有利可圖才能維持產業鏈不因政策退出而脫節。
中國家用電器商業協會營銷委員會副理事長洪仕斌也表示,對于企業回收而言,廢舊拆解回收沒有政府機構的支持,從收購廢舊家電的成本問題到拆解費用,再到廢品再利用的經濟效益回報都存在許多難處。
正是基于二手市場與廢舊家電的復雜關系,國家此前多次就《舊電器電子產品經營管理辦法》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如今已經進入倒計時階段。其中就舊電器的交易做了明確的規定,在業內專家看來,管理辦法的推出將使舊家電市場更加透明、規范,同時也將有利于家電回收體系的建立。
北京華新綠源環保產業發展有限公司市場部經理苑杰表示,“以舊換新”有明確的監管制度,而“基金”制度則是“多渠道回收,集中處理”。“由于回收渠道多了,企業回收價格將會市場化。‘貨源’有限且自由流動,將導致企業之間互相抬價,由此回收成本將會上升;但若在監控完善的情況下,企業成本也將被固化。”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