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能燈雖節能,但是如果廢棄的節能燈處置不當就可能對環境造成污染。一個節能燈管可污染90-180噸地下水與土壤,0.5毫克汞揮發可污染300立方米空氣。廢棄的節能燈應如何正確處置?國外是如何進行回收的?這些都是讀者關注的熱點。日報記者推出《節能燈,推廣容易回收難》的報道,在讀者中引起強烈反響。
記者以社區居民李淑芳為例,把她遇到的節能燈回收難題呈現在讀者面前。其實不只李淑芳,很多居民也遇到類似的問題。從2008年開始,節能燈在全國范圍內大力推廣。但是,數量眾多的含汞節能燈在壽命到期后,被當做普通垃圾拋棄處理帶來污染隱患。更應該警醒的是,與廢舊電池相比,公眾對廢舊節能燈對環境危害的知曉率普遍偏低,很多市民對節能燈可能導致重金屬污染還不知道。
隨著節能燈陸續到了集中報廢期,如何回收、處理節能燈,成了一只燙手的山芋。目前,回收處理舊節能燈的成本很高,又沒有政府補貼,因此一般生產企業都不回收處理,生產企業跨地域回收也基本上不可能。對于節能燈報廢后的處理問題,很多城市的居民區都沒有專門的節能燈回收站。專門銷售節能燈的店家也是只管賣不管收。在社區購買的節能燈,雖然是由社區居委會統一發放,但用舊的節能燈基本上都是居民自行處理。而在節能燈回收方面,歐盟、美國、日本等有嚴格的標準,他們的做法尤為值得借鑒。
對廢棄節能燈的回收看似小事,但關系到我們的生態環境。希望社會、政府、企業都能重視這個問題,使節能燈不僅用起來方便,回收渠道也更加暢通。這篇報道反映了日報的記者新聞敏感性越來越強。特別是對一些社會熱點的報道,不僅有政策方面的解讀,而且記者把自己的思想滲透到文章的字里行間中。這樣的報道看起來有深度,使讀者能更加理性、客觀地認識問題。 讀者 李 悅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