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表:環保部:今年將實施城市空氣質量達標管理
國家環保部部長周生賢昨日在全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上表示正考慮成立由環保部牽頭、相關部門與區域內各省級政府參加的大氣污染聯防聯控工作領導小組,以解決京津冀、長三角等跨省區域空氣污染問題。
而對于珠三角等省內城市的區域大氣污染防治問題,周生賢表示,“由省政府統籌協調”。
近日出現的長時間、大范圍霧霾天氣,成為今年環保大會關注的重點。《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注意到,在周生賢所作的21頁報告中,有關空氣污染的內容就占了3頁。
“做好PM2.5的監測、信息發布及污染防治,任務仍然十分艱巨,這要作為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周生賢說。
據環保部統計,近日出現的長時間、大范圍霧霾天氣,影響17個省(區、市),約占國土面積1/4,受影響人口達6億。目前,我國70%左右的城市不能達到新的環境空氣質量標準。
在環保大會上,環保部確定的2013年減排任務是,與2012年相比,化學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別減少2%,氨氮排放量減少2.5%,氮氧化物排放量減少3%。
對于公眾所關心的今年環保部門如何防治空氣污染的問題,周生賢回應說,將確保第一階段74個城市496個監測點位穩定運行,推動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重點區域空氣質量聯動監測。確保2015年重點區域空氣中PM2.5年均濃度下降5%,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區域年均濃度下降6%。
根據環保部的時間表,2013年,在113個環保重點城市和環保模范城市開展包括PM2.5在內的6項指標監測,在12月底前對外發布監測數據。
“地方各級環保部門不得干預本行政區的監測結果,發現偽造、篡改監測數據的行為,我部將依據有關規定嚴肅處理。”周生賢說。
在城市空氣質量達標管理方面,環保部列出的時間表是:首要大氣污染物超標不超過15%的城市,力爭2015年達標;首要大氣污染物超標15%以上、30%以下的城市,力爭2020年達標;首要大氣污染物超標30%以上的城市,要制定中長期達標計劃,力爭到2030年全國所有城市達到空氣質量二級標準。
此次會議在空氣污染防治上也出了兩項重要措施:對大氣污染嚴重的城市,新建項目實行區域內“倍量替代”;推進提高車用燃油品質,實施重型柴油車國四標準。
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郝吉明對記者說,他昨日已經將一份專報報送給中國環境與發展國際合作委員會,其中一項建議就是成立國家空氣質量管理局。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