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確保完成今年節能減排工作目標任務,本周二國家發改委提出11項強化舉措。最受人關注的是,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和山東城市群將開展煤炭消費總量控制試點。
廣東省能源局相關負責人昨日告訴記者,鑒于環保部牽頭的《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即將出爐,里面將會就珠三角控制煤炭消費總量的重點區域、約束目標等提出要求,我省將在《行動計劃》出臺后再根據國家要求具體實施煤炭消費總量試點工作。
不過,據今年初省政府印發的《珠三角清潔空氣行動計劃—第二階段(2013年-2015年)實施方案》要求,2015年底,珠三角地區煤炭消費總量控制在1.6億噸以內。
省環保廳相關負責人昨日透露,為控制珠三角燃煤對空氣的污染,今年,珠三角各地級以上市及順德區的城市建成區都要納入“高污染燃料禁燃區”,禁止燃燒煤、重油等高污染燃料。目前珠三角8市已經完成了高污染燃料禁燃區的劃定。
三大城市群燃煤量需大幅下降
今年來頻發的霧霾天氣以及減排壓力的增大,令重點區域的煤炭消費再度進入官方調控的視野。
據了解,燃煤是關系到污染減排其中兩指標—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重點排放源,也對溫室氣體二氧化碳的排放貢獻良多。
國家發改委有關負責人本周表示,今年以來,我國能耗強度下降速度放緩,污染物排放增量壓力加大。同時,要實現“十二五”目標任務,后三年年均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需比前兩年平均降幅再降1.03個百分點,節能減排的形勢依然嚴峻。
發展改革委提出的11項舉措包括強化節能減排目標責任、推進主要污染物減排等。當中明確:我國將在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和山東城市群開展煤炭消費總量控制試點,加大細顆粒物(PM2.5)治理力度。
事實上,煤炭占據我國能源消費70%以上,去年我國煤炭消費量36.2億噸,比上年增長3.9%,占世界煤炭消費量的45%,煤炭凈進口2.7億噸,成為世界最大的煤炭進口國。
今年“全國低碳日”期間,國家發改委副主任解振華曾解釋,人為活動導致的PM2.5增加是造成霧霾污染的主要原因。約一半是生產生活直接排放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細顆粒物。其中,燃煤等化石能源是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煙塵等污染物的主要排放源。
6月,國務院部署大氣污染防治十條措施,之后各地各部門陸續掀起治理大氣的熱潮。北京、河北、四川、山東、浙江等9個省份陸續出臺地方貫徹措施,據消息人士透露,環保部牽頭制定的《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也即將出爐,明確京津冀、長珠三角等城市群逐步實現煤炭消費零增長甚至負增長。
發改委能源研究所能源系統分析研究中心主任姜克雋接受采訪時曾表示,初步估算,對于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這三個大氣污染嚴重的城市群,燃煤總量已經不能只是追求零增長了,而是要讓燃煤總量大幅度下降,“比如可以考慮讓京津冀下降1億噸燃煤,珠三角、長三角各下降5000萬噸燃煤。此外,省會城市、重點城市也要提出燃煤總量下降目標,全國要力爭在未來一兩年內達到燃煤峰值并開始下降?!?/p>
珠三角
減排壓力加大,穗莞燃煤量均大于北京
對于空氣污染治理近年走在全國較前列的珠三角來說,對煤炭消費進行總量控制的想法早已有之。《“十二五”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工作實施方案》、《廣東省主體功能區規劃》都有相關提法。
記者從省環保廳相關負責人獲悉,據今年初省政府印發的《珠三角清潔空氣行動計劃—第二階段(2013年-2015年)實施方案》,到2015年底,珠三角地區煤炭消費總量控制在1.6億噸以內。
“這是繼北京、廣州、南京等城市推出控煤計劃之后,第一次在全國率先提出區域控煤指標。”知名環保組織的能源專家分析,根據廣東省2011年煤炭消費總量18439萬噸,以及珠三角的GDP和大氣污染物排放量在廣東省的占比80%估算,2011年珠三角的煤炭消費量約14751萬噸?!半m然1.6億噸比1.4億噸還是有增長,但增量已經很小,未來重點城市群應積極實現區域煤炭消費的零增長甚至是負增長,才能保證空氣質量的持續改善?!?/p>
《方案》同時透露,2013年上半年,珠三角地區就要實施煤炭消費總量控制試點工作。不過省能源局相關負責人昨日告訴記者,鑒于環保部牽頭《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即將出爐,里面將會就珠三角控制煤炭消費總量的重點區域、約束目標等提出要求,我省將會在《行動計劃》出臺后再根據國家要求具體實施煤炭消費總量試點工作。
在著名灰霾研究專家、中山大學博導吳兌等專家看來,相對于北方來說,珠三角經過十幾年堅持不懈地治理空氣污染,進行脫硫和消煙除塵,以二氧化硫、粉塵為代表的煤煙型污染已經大為減少,目前是以PM2.5、臭氧、酸雨為特征的復合型大氣污染。而對燃煤產生的另一大污染物氮氧化物,控制力度仍需加強。
上半年環保部公布的空氣質量狀況就表明,珠三角9個城市均達到空氣新國標中二氧化硫年均值二級標準(居住區標準),但僅有江門、惠州和珠海3個城市達到二氧化氮年均值二級標準。
“由于前期對二氧化硫等削減量比較大,"十二五"繼續減排潛力就比較小,難度更大了?!笔…h保廳相關負責人指出,目前“十二五”時間已經過半,從中期評估的情況看,國家規定的污染減排4個指標中,與大氣相關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減排量目標均未完成“過半”,大氣污染治理問題仍然是我省完成減排任務的關鍵。今年上半年的減排情況,氮氧化物也成為未能完成年度過半任務的指標之一。
雖然珠三角對燃煤污染物削減力度大,但燃煤量并不小。
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郝吉明去年表示,廣州、東莞等地的燃煤使用量比北京還高,已經達到每年2900萬噸,而大部分燃煤集中在火力發電廠,即便是電廠進行了如脫硫脫硝之類的末端處理,但是以新國標來衡量,減排的效果并不明顯。
治理
珠三角城區年內禁燃煤
對此,環保部門今年起通過強化珠三角各市劃定高污染燃料禁燃區,減少燃煤量。
根據《珠三角清潔空氣行動計劃第二階段方案》,今年珠三角各地級以上市及順德區應完成高污染燃料禁燃區劃定工作,將城市建成區全部劃定為高污染燃料禁燃區。已建成的不符合要求的各類燃燒設施要限期拆除或改造使用清潔能源。已劃定的禁燃區應根據城市建成區的發展適時調整劃定范圍。
禁燃區內禁止燃燒原(散)煤、洗選煤、蜂窩煤、焦炭、木炭、煤矸石、煤泥、煤焦油、重油、渣油、各種可燃廢物和直接燃用生物質等高污染燃料。
省環保廳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珠三角8市除了東莞外都已經劃定了城區禁燃高污染燃料的范圍,“只有東莞可能仍在走程序”,但今年內珠三角9市都需全部劃定。
深圳早在2011年大運會前就規定全市范圍均禁燃高污染燃料。廣州從2009年亞運前就將環城高速公路以內區域劃定為高污染燃料禁燃區,并在2014年底前,越秀區、海珠區、荔灣區、天河區等4個區基本建成“無燃煤區”。2016年底前,白云區、番禺區、從化市等3個地區基本建成“無燃煤區”。珠海、中山、佛山等地都在去年劃定或將已劃定的范圍進一步擴大。
除了劃定禁燃區,鍋爐整治和火電廠的建設也將成為控制燃煤的重點。
省環保廳相關負責人表示,珠三角大概有8000多臺鍋爐,除了依法淘汰禁燃區使用煤等高污染燃料的鍋爐;還要求各市通過集中供熱淘汰原有高污染鍋爐,明確列出淘汰清單。
如今年列入省重點督辦環境問題的東莞麻涌工業鍋爐集中整治,東莞市政府擬投2000萬元補助集中供熱,淘汰燃煤小鍋爐。
此外,珠三角地區還嚴格控制燃煤燃油電廠建設,原則上不再規劃建設燃煤燃油電廠和企業自備電站。今年將加大“煤改氣”力度—建設珠海年接受處理350萬噸LNG項目及配套輸氣管線,珠海橫琴島燃氣多聯供、中山民眾燃氣熱電聯產、珠海高欄島經濟區天然氣熱電聯產、廣州西村天然氣冷熱電三聯供等燃氣電廠項目。重點實施廣州市新塘環保工業園及周邊地區熱電聯供改造。
相關環保專家更透露,雖然國家尚未給珠三角各市分配煤炭消費的總量,但珠三角不少地區已經先行制定目標。根據各市公開的計劃,2016年底,廣州市工業燃煤消耗量力爭較2010年削減50%左右。東莞市也提出,到2015年底,東莞煤炭消費總量控制在3000萬噸以內,實行煤炭消費總量控制,實施煤炭總量平衡和等量替代、減量替代等創新的制度。
“只有各地堅持聯防聯控,并在控制煤炭消耗量上各盡其責,痛下決心,整個珠三角空氣才會逐步改善。”該專家說。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